正确答案: A
1%
题目:男孩5岁,右手背侧Ⅱ度烧伤,左手掌侧Ⅰ度烧伤,其烧伤面积为().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导致烧伤全身性感染,致病菌重要的内源性来源是().
肠道
解析:近年来研究表明,严重烧伤病人,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屏障的机械性损伤,免疫功能受抑,细菌和内毒素可以经肠道侵入而播散至全身。
[单选题]大面积烧伤儿童,口渴、尿少,尿比重1.030,脉搏140次/分,神志淡漠,肢体冷,首要的处理应是().
静脉快速补液
[单选题]男性,12岁,体重30kg,于户外玩耍时不慎被烧伤,致头面部、双手、双足、双小腿烧伤。患者第二个24小时的输液总量是().
第一个24小时实际输入胶、晶体总量的1/2(另加2000ml葡萄糖溶液)
[多选题]严重烧伤病人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原则().
出现脓毒症早期表现时,无需等待血培养结果,考虑经验性用药
抗生素联合应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发生真菌感染
[多选题]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时的液体复苏,哪些是正确的().
按常规补液,根据病情调整
常较同等烧伤面积而没有吸入性损伤者补液量有所增加
[多选题]高压电烧伤后出现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尿,以下哪些处理是正确的().
静脉补液
利尿
应用碱性药
受伤肢体减张
解析:保持足够的液体入量、利尿、碱化尿液利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的排出,避免堵塞肾小管,肢体减张可减少因挤压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进一步入血。
[多选题]有关浸泡疗法的描述正确的有().
能减少创面细菌数量
能促进坏死组织分离
有引流作用
可用于残余创面的处理
易造成交叉感染
解析:浸泡疗法可以减少创面细菌数量和脓性分泌物,能促进坏死组织软化分离,有引流痂下脓液作用,主要用于烧伤后期残余创面处理。其主要问题是浸泡器具不易消毒,成为交叉感染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