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毁损净损失,应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事业单位的收入应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不得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
解析: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多选题]我国现有社会保险项目中,由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共同缴费组成的有( )。
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解析: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通过雇主缴纳和政府补贴建立的社会保险项目,不需要参保个人缴纳。
[单选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有关购入、持有和出售乙公司公司债券的资料如下:
(1)甲公司本年1月1日,以1100万元(其中含交易费用60万元)的价款,从活跃市场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为1000万元、5年期的公司债券。该债券票面年利率10%,利息按单利计算,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实际利率为6.4%。甲公司将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按年确认投资收益。至当年12月31日,该债券未发生减值迹象。
(2)至第二年12月31日,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180万元。
(3)第三年1月25日,甲公司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转让,转让价格为1210万元,另发生相关的转让手续费12万元,实际收到价款1198万元已存入银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上述资料(1),甲公司本年12月31日账务处理正确的是( )。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乙公司--应计利息 1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乙公司--利息调整 29.6
投资收益 70.4
解析:1.借:持有至到期投资--乙公司--成本 1000
--利息调整 100
贷:银行存款 1100
2.应计利息=1000×10%=100(万元)
3.投资收益=1100×6.4%=70.4(万元)
4.利息调整摊销额=100-70.4=29.6(万元)
5.借:持有至到期投资--乙公司--应计利息 1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乙公司--利息调整 29.6
投资收益 70.4
6.投资收益=(1100-29.6)×6.4%=68.51(万元)
7.利息调整摊销额=100-68.51=31.49(万元)
8.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为=1180-1000-(100+100)-(100-29.6-31.49)=-58.91(万元)
9.转让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198-1180=18(万元)
[多选题] 2013年至2014年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13年1月5日,甲公司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买乙公司的股票2000万股准备长期持有,占乙公司股份的25%,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每股买入价为9.8元,另发生相关税费总额为30万元,款项已支付。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0000万元(与公允价值一致)。
(2)2013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000万元;
(3)2014年3月20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10股派0.3元,甲公司应分得现金股利60万元。2014年4月20日,甲公司如数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
(4)2014年3月31日,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下降了200万元(未出现减值迹象)并入账。
(5)2014年4月30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乙公司股份全部售出,每股售价为12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根据资料(2)~(5),下列分录中正确的是( )。
2013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000
贷:投资收益 1000
2014年4月2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60
贷:应收股利 60
2014年3月31日,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5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解析:1.初始投资成本等于投资对价公允价值,所以初始投资成本=2000×9.8+30=19630(万元),初始投资成本小于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20000万元(80000×25%),应确认营业外收入=20000-19630=370(万元)。故选项B、C正确。
2.选项C,权益法核算下,被投资单位宣告分配现金股利的,投资单位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3.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发生变动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其他综合收益 50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50
故选项A、C正确。
4.2014年3月31日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9630+370+4000×25%-60-200×25%=20890(万元)。
5.甲公司出售长期股权投资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2000×12)24000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5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0000
--损益调整 (1000-60)940
投资收益 3110
借:投资收益 50
贷:其他综合收益 50
[单选题]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将法律行为分为( )。
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
解析: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