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题目:DNA复制时,不需要的酶是
解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作用是识别特异序列,切割DNA,不参与复制过程。在DNA复制过程中,DNA连接酶可连接随从链上不连续的DNA片段;解螺旋酶主要作用是解开DNA双链;拓扑异构酶可稳定已解开的DAN单链。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有关药物的副作用,错误的是
为与治疗目的有关的药物反应
解析:药物副作用是正常用法、用量时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作用,药物副作用一般较轻微,A、C、E陈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另外,副作用是由于药理效应选择性低,涉及多个效应器官,故D陈述正确,同样不符合题意,故选B。
[单选题]不属于硝酸甘油药理作用机制的是
降低交感神经活性
解析:硝酸甘油可以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特别是小血管平滑肌,使全身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少,静脉回流减少,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解除心肌缺氧。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也用于急性左心衰竭。
[单选题]β内酰胺类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解析:β内酰胺类主要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喹诺酮类阻碍DNA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单选题]慢性肾衰竭进展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常为
消化道症状
解析:肾衰竭出现贫血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晚期患者有出血倾向,其原因多与血小板功能下降或凝血因子缺乏有关。晚期因清蛋白大量减少,机体易发生反复感染,是尿毒症致死原因之一。晚期由于血PTH浓度相对偏低,某些成骨因子不足,机体可出现肾性营养不良。慢性肾衰竭时,因体内潴留和产生的毒性物质刺激胃肠及口腔黏膜,以及水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引起食欲缺乏、上腹饱胀、恶心、呕吐、腹泻,舌和口腔黏膜溃疡等上消化道症状。胃肠道症状是慢性肾衰竭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故排除B、C、D、E,选A。
[单选题]强心苷治疗心房颤动的机制主要是
减慢房室传导
解析:此题是以理解为主的考题,强心苷治疗心房颤动机制与心脏的生理、颤动的病理密切相关。心房颤动主要危险在于心房过多的冲动传到心室引起心室率过快,妨碍心室泵血功能,导致严重循环障碍。强心苷主要作用是减慢房室传导,阻止过多颤动冲动传入心室,从而减慢心室率,改善心搏血功能。但对多数患者并不能消除心房颤动。本题只有36.5%考生选择此正确答案。另有33.6%和12.5%考生分别选择延长心房不应期和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反映出部分考生对颤动病理、强心苷药理等基础知识概念模糊,不能选择正确答案。
[单选题]关于小儿呼吸道感染错误的是
毛细支气管炎病原体多为肺炎链球菌
解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占90%以上,可继发细菌感染。毛细支气管炎病原体50%以上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支原体肺炎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
[单选题]血钾浓度6.5mmol/L,其首要处理措施是
停止一切钾的摄入
解析:人体正常血钾浓度是3.5~5.5mmol/L,若>5.5mmol/L为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诊断明确,可危及患者生命,应予积极的处理,迅速降低血钾。该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项B、D、E都可降低血钾,作用间接,且较慢,选项A是利用钙对抗钾的作用,不直接降钾。首先应予病因治疗,可有效阻断血钾的来源,停止补钾和高钾饮食、含钾的药物,再配合其他降钾措施,从而控制高血钾。开始尚不需行血透治疗。
[单选题]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的是
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解析: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源如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温阈)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故本题答案为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