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C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 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

题目:以下各项中,关于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论述正确的是()。

解析:产生这两种类型城市化的根源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所谓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所谓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主要是用来说明集中城市化阶段的运行机制的是()。
  • 推拉说

  • 解析:城市化是在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作用下发育、运行的。这种推拉说,主要用来说明集中城市化阶段的运行机制。

  • [单选题]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是()。
  • 英国

  • 解析: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工业革命始于英国,因而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

  • [单选题]最小需要量法是1960年厄尔曼和达西提出的()的方法。
  • 划分基本/非基本部分

  • 解析:最小需要量法是1960年厄尔曼和达西提出的划分基本/非基本部分的方法。它和区位商法、正常城市法的不同在于:一是他们认为城市经济的存在对各部门的需要有一个最小劳动力的比例,这个比例近似于城市本身的服务需求,一个城市超过这个最小需要比例的部分近似于城市的基本部分;二是把城市分成规模组,分别找出每一规模组城市中各部门的最小职工比重,以这个比重值作为这一规模组所有城市对该部门的最小需要量。一城市某部门实际职工比重与最小需要量之间的差,即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把城市各部门的基本部分加起来,得到整个城市的基本部分。

  • [单选题]进入20世纪50年代,城市职能分类开始探索用一个比较客观的统计参数来代替人为确定的数量指标作为衡量城市主导职能的标尺。首先被使用的统计参数是(),然后是()。
  • 平均值;标准差

  • 解析:进入20世纪50年代,城市职能分类开始探索用一个比较客观的统计参数来代替人为确定的数量指标作为衡量城市主导职能的标尺。首先被使用的统计参数是平均值,然后是标准差。这就是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城市职能分类的过程。

  • [单选题]首位度是指()。
  • 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 解析:首位度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即一国最大的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首位城市和首位度的概念被引入中国以后,原先的特定含义被淡化了,有人把国家或区域中规模最大的城市统称为首位城市。

  • [单选题]1959年戴维斯(Davies)在其对开普敦的研究中,提出了()的概念。
  • 硬核

  • 解析:1959年戴维斯在其对开普敦的研究中认为,墨菲和万斯定义的CBD范围太大,应将电影院、旅馆、办公总部、报社出版业、政府机关等用地排除在外,他提出了“硬核”的概念。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一章建筑学题库 第二章城市交通题库 第五章城市经济学题库 第三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题库 第四章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题库 城镇监察管理题库 第六章城市地理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