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1914年

题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始时间是( )。

解析: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故选择B。A选项,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C选项,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简介,全面抗战爆发。D选项,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8月15日,日本投降。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班主任的配备与选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专职班主任制度

  • 解析:《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五条: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1学年以上。B选项,专职班主任制度说法错误,故选择B。

  • [单选题]"鸿雁传书"这一典故源自( )。
  • 苏武牧羊

  • 解析:"鸿雁传书"的典故源自于"苏武牧羊"。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故选择C。A选项,文姬归汉,源于东汉末年才女蔡文姬的故事。B选项,霸王别姬,源于楚霸王项羽的故事。与项羽有关的典故还有:项羽在秦末领导起义,后于刘邦"楚汉相争",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与项羽有关的成语有:四面楚歌、破釜沉舟、霸王别姬、力能扛鼎、自刎乌江、无颜见江东父老。D选项,楚汉相争,源于秦朝末年,项羽刘邦逐鹿中原,争夺天下的故事。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被形容过着酒池肉林的奢侈生活,实行"炮烙之刑"的暴君是( )。
  • 商纣王

  • 解析: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谥号纣,为荒淫无道之意。宠信妲己(男人的错误总是怪罪女人,古已有之,谓之"红颜祸水"),建鹿胎,酒池肉林,设炮烙之刑:将自己忠言劝谏的叔叔比干挖心剖腹……最后文王武王举起义旗,讨伐纣王,牧野之战,血流漂杵,纣王部队阵前倒戈,最后自焚于鹿台。B选项,秦始皇统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但始皇帝后期滥用民力,法度严酷,思想控制--北筑长城,南掘灵渠,四方通驰道;却匈奴于漠北,伐蛮夷征岭南;蜀山兀,修阿出;严刑峻法,怨声载道;焚书坑儒,思想禁锢……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项羽逐鹿中原,终于二世而亡。C选项,隋炀帝前期励精图治,后期急政频频,不惜民力,骄奢淫逸--三征高丽国库空虚,开凿大运河民力空虚;下江南挥金如土,营两都民脂民膏。后被唐王李渊推翻,建立唐朝。D选项,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荒淫无道,宠信妹喜,民不聊生。诗经有云"时日曷丧,予及如偕亡"(民众宁愿和夏桀同归于尽)。后商汤贤德,网开一面,鸣条之战,灭夏建商。

  • [单选题]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 杜威

  • 解析: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现代教育代表人物。作品有《民主主义与教育》。主要考点包括提出三中心论一一"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教育的本质一一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强调做中学:强调五步教学法。故选择B。A项,古罗马的昆体良的《论演说家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在这一著作中昆体良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一理论一练习"三阶段。C项,赞可夫,苏联教育家,作品《教学与发展》。赞可夫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D项,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之父,也是传统教育代表人。他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科学化和规范化。他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一一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提出三中心论一一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一一德育与教学相结合:教育目的一一社会本位论,培养良好社会公民。

  • [单选题]郭老师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教学材料的组织。据此可判断郭老师处于( )。
  • 关注学生阶段

  • 解析: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其中,在关注学生阶段,教师能够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题干中描述的郭老师处于关注学生阶段。

  • [单选题]旧的社会制度下,可能出现新教育的萌芽;新的社会制度下,也可能存在旧教育的延续。这种现象表明教育发展具有( )。
  • 相对独立性

  • 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②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③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④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其中,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教育的思想和内容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消亡之后,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仍然存在;二是由于人们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的社会属性之一,也是历年真题的常考知识点。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是主要的考查内容。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中,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几个具体表现都曾在历年真题中有所涉及,考查的题型包括单选题和辨析题,考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此知识要点。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