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①②④

题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①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③其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仅仅改变经营管理方式,所有制形式没有改变;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有制形式有所改变。故排除③。答案为D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伦理观方面,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基于此,他们提出的主张分别是推行()。
  • “仁政”与道德教育

  • 解析:孟子认为“性本善”,主张推行仁政,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主张美德即知识,主张道德教育,故B项正确。

  • [单选题]传统观点认为,孙中山辞职、退位清帝享受优厚待遇、袁世凯上台,标志着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高全喜在《立宪时刻:论》中则认为,辛亥革命的和平结束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 政权和平转移的同时又使国家免受战争之害

  • 解析:革命的中心目标是夺取政权,一旦政权发生转移,革命即宣告结束。“光荣革命”实现了政权的和平转移。孙中山辞职、退位清帝享受优厚待遇、袁世凯上台,同样使政权和平转移到资产阶级手中,所以B项正确。

  • [单选题]1976年10月,胡耀邦提出:“现在我们党的事业面临着中兴。中兴伟业,人心为上……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与上述表述相吻合的中央决策出自()。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解析:关注材料的关键信息“停止批邓”“生产狠狠抓”。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与材料的意思相吻合。

  • [单选题]王安石变法中,能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的措施是()。
  • 市易法

  • 解析:市易法是指由政府出钱在开封设置“市易务”,平价收购滞销的货物,待市场缺货时再以低于市场平均价格销售,故能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故本题选D。

  • [单选题]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是在()。
  • 南宋时期

  • 解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一开始是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流域,从南北朝开始,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自然条件较好,所以经济重心开始由北方向南方转移,这种趋势到了隋唐进一步加快,南宋时南方成为我国经济重心。

  • [单选题]下列材料能反映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是()。
  • 《诗经》描述“千耦其耘”

  • 解析:综观四个选项中的材料不难发现,“千耦其耘”才是本题的题眼,“千耦其耘”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所以本题答案是A项。B项反映不误农时;C项反映男耕女织;D 项反映雇佣关系。

  • [单选题]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 解析:材料讲的是科举制的作用,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所以答案选A项。

  • [单选题]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 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 解析:由材料“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可知,作者认为朱熹正是通过《家礼》将自己的思想融入生活世界,从而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所以答案选D项。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国史题库 世界史题库 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初中历史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题库 初级中学历史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