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题目:李老师多次得过全省教学比赛一等奖,35岁就评上了高级职称,在学校里还是其他年轻老师的"师傅"。但他仍坚持学习,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有些同事不理解,认为李老师是"劳碌命"。对于李老师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终身学习"要求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题干中李老师虽然多次获得教学比赛第一名,已经评上了高级职称,但是他仍然坚持学习,积极参加教学研讨,体现了李老师坚守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
  • 1945年9月3日

  • 解析: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次日,9月3日被定位抗战胜利纪念日。C选项,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爆发西安事变,标志的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战。故选择B。

  • [单选题]楚辞在中国诗歌史上被视为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屈原。下列选项中,属于屈原作品的是( )。
  • 《湘夫人》

  • 解析:屈原(约前340-前278),开创了“楚辞”这一诗歌样式。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湘夫人》等。本题选项中,《九辩》《风赋》《高唐赋》都是屈原的学生宋玉的作品。故本题选D。

  • [单选题]学生回答选择题时所使用的记忆过程主要是( )。
  • 再认

  • 解析:学生回答选择题的记忆活动是再认,回答填空和问答题时候的记忆活动是回忆。

  • [单选题]以下观点属于从外在动机的角度下定义的是( )。
  • 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 解析:外部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诱因吸引学生进行定向的学习活动,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从而使需要得到满足。

  • [单选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主要体现为( )。
  • 教学双方同为教学主体,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

  • 解析: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故选择D。

  • [多选题]材料: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激励人奋进的话,可是,苦难不是幸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的,学会正确对待苦难更有现实的意义。在一次聚会上,那些堪称成功的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就有著名的企业家约翰·艾顿。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育成人。但姐姐出嫁后,姐夫将他撵到了舅舅家,舅妈更是刻薄,在他读书时,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搭马厩和剪草坪。刚工作当学徒时,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将近一年多时间是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丘吉尔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这些?"艾顿笑道:"有什么好说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这位曾经在生活中失意、痛苦了很久的汽车商又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不再受苦。这时,别人听着你的苦难,也不觉得你是在念苦经,只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或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你能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无异于就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个时候你不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否则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玩精神胜利、自我麻醉吧。"艾顿的一席话,使丘吉尔重新修订他"热爱苦难"的信条。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摘编自《课外阅读》2007.9)   问题:   (1)让苦难不再成为屈辱的前提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4分)   (2)每个人都有表达、申诉的权利,可是艾顿却说"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谈谈你的理解。(10分)

  • [单选题]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的一致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称为测验的( )。
  • 信度

  • 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故选择B。A项,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真实地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一次测验是否有效,主要看其是否能准确地测量所要测量的东西。C项,难度指测验的难易程度。在教学测量中,通常用答对或通过测验的人数比例作为难度值。难度值(P)=答对人数(R)/被试总人数(N)xl00%。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D项,区分度有时也称鉴别力,主要指测验对于不同水平的被试加以区分的能力。它反映着测验与被试实际水平的相符合程度,如果在某道题上得分高就意味着学生的实际水平高,得分低就意味着实际水平低,那么该测验就有较高的区分度。

  • [单选题]我国古代管子说的"衣食足则知荣辱",与下列关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哪一观点是最吻合的?( )
  • 人类基本的需要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

  • 解析: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

  • [多选题]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