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课程标准向农村倾斜

题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有些方面向农村倾斜。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的,不存在向城市或农村倾斜的问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
  • 恒常性

  • 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虽然时间发生了变化,但国旗的颜色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体现了知觉的恒常性。

  • [多选题]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 [单选题]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欧洲古代教育内容中的“七艺”和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
  • 学科课程

  • 解析:学科课程是指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它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别,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是最早的学科课程。故本题选A。

  • [单选题]情绪表达可分为自我表达、向他人表达、向环境表达和升华表达四个层次。( )A.正确B.错误
  • 解析:情绪的表达分为四个层面:一是向自己表达,二是向他人表达,三是向环境表达,四是升华的表达。

  • [单选题]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
  • 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

  • 解析:根据题目中里根的做法可知,美国政府减少国家的干预,将社会资金引入福利项目,故A项错误,B项正确。德国最先开创资本主义福利制度,C项错误;D项从题干无法得出,予以排除。

  • [单选题]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 )。
  • 社会环境

  • 解析: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外在的客观基础和特定条件。人总是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发展着身体,获得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形成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题干表述就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是常考知识点,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和学校教育。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