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蒸馏水不纯
题目:下列因素中能造成系统误差的为()。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据价键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键能愈强,键长愈短,愈稳定
解析:通常键能愈大,表明该化学键愈牢固,由该键组成的分子也就愈稳定。两原子之间所形成的键愈短,键能就愈大。可以用键能和键长两个键参数定量地描述化学键的特征。
[单选题]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反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分别是()。
固定相为非极性,流动相为极性
解析:反相色谱法是较为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常采用非极性的C18等固定相,流动相采用极性试剂如甲醇等。
[单选题]测定饮水中的合成洗涤剂,表示饮水是否受到生活污水污染,如从饮水中测出合成洗涤剂为1mg/L,表示该水中混入的生活污水的比例为()。
10%
[单选题]采用全血测定毒物时,采血时应加入一定量的抗凝剂。例如,采集1ml血,通常需加入草酸钠()。
1.0mg
解析:草酸钠1~2mg抗凝1ml的血。
[单选题]在作原始记录时,对书写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用书写笔将错误处画两道,再在画改处上面书写正确的,并盖上记录人的图章
解析:原始记录需要保留每次更改的前后记录,不能涂、不能擦。
[单选题]测定值与真实数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准确度
[单选题]水中铝的测定方法是()。
水杨基荧光酮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
解析:1.在硝酸银存在下,锰被过硫酸铵氧化成紫红色的高锰酸盐,其颜色的深度与锰的含量成正比。2.水中的铝离子与水杨基荧光酮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在pH5.2~6.8范围内形成玫瑰红色三元络合物,可比色定量。3.在pH=9的条件下,铜离子(Cu)与双环已酮草酰二腙及乙醛反应,生成双乙醛草酰二腙螯合物,比色定量。4.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氢。在琪化钾和氯化亚锡存在下,五价砷被还原为三价砷。三价砷与新生态氢生成砷化氢气体。通过乙酸铅棉去除硫化氢的干扰,然后与溶于三乙醇胺-氯仿中的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作用,生成棕红色的胶态银,比色定量。
[单选题]生活饮用水中氯化物的测定方法是()。
硝酸银滴定法
解析:检测水中硫酸盐的方法之一为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该方法又可分为热法和冷法。热法:在酸性溶液中,铬酸钡与硫酸盐生成硫酸钡沉淀和铬酸离子。将溶液中和后,过滤除去多余的铬酸钡和生成的硫酸钡,滤液中即为硫酸盐所取代出的铬酸离子,呈黄色,于420nm波长处,用0.5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冷法:在酸性溶液中,硫酸盐与铬酸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铬酸离子。加入乙醇以降低铬酸钡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过滤除去硫酸钡及过量的铬酸钡沉淀,滤液中为硫酸盐所取代的铬酸离子,呈现黄色。于420nm波长处,用3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在pH10+0.2和氧化剂铁氰酸钾存在的溶液中,酚与4-氨基安替比林形成红色的安替比林染料,用氯仿提取后比色定量。硝酸银与氯化物生成氯化银沉淀,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砖红色铬酸银沉淀,指示反应达到终点。在pH=7.0的溶液中,用氯胺T将氰化物转变为氯化氰,再与异烟酸-吡唑酮作用,生成蓝色染料。于638nm波长,用3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