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紧急抢救时不知患者ABO血型,可以紧急适量输注O型悬浮红细胞

题目:紧急大量输血时,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创伤大出血及大手术常需大量输血。目前主张采用成分输血,可适当输用全血,但不是最佳选项。输血前应先补充晶体液、胶体液,维持血浆渗透压后才进行红细胞输注。紧急抢救时,可不管患者的血型如何,可以选择输注未经交叉配血的O型浓缩红细胞或O型悬浮红细胞。医生必须开具申请单,不可以只用电话通知。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有关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促炎症细胞因子不参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发生

  • 解析: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会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释放促炎症细胞因子,其中最主要的是TNF-α。炎症介质进一步激活多形核白细胞和内皮细胞,导致SIRS。在炎症介质作用下,毛细血管孔径增大,通透性增高。另外,氧自由基和血小板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白蛋白进入组织间隙,血管内的水也进入组织间隙,引起间质水肿,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全身组织缺血、缺氧,导致MODS。

  •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
  • 输血输液后

  • 解析: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在先缺血后灌注的情况,输血输液前可有缺血或不缺血的情况,而其余4种均有先缺血后再灌注的情况,因此可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

  • [单选题]对于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下述哪项不恰当()
  • 细胞凋亡是一个被动的过程,细胞坏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 解析: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别:①性质,前者为生理性或病理性,特异性;后者为病理性,非特异性。②诱导因素,前者为较弱刺激,非随机发生;后者为强烈刺激,随机发生。③生化特点,前者为主动过程,有新蛋白合成,耗能;后者为被动过程,无新蛋白合成,不耗能。④形态变化,前者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细胞皱缩,核固缩:后者细胞结构全面溶解、破坏、细胞肿胀。⑤DNA电泳,前者DNA片段化,电泳呈"梯"状条带;细胞坏死时DNA弥散性降解,电泳呈均一片状。⑥炎症反应,前者溶酶体相对完整,局部无炎症反应;后者溶酶体破裂,局部炎症反应。⑦凋亡小体,前者有,后者无。⑧基因调控,前者有,后者无。

  • [单选题]不同给药途径吸收快慢顺序为()
  • 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给药

  • 解析:不同给药途径药物吸收的快慢为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给药。

  • [单选题]从功能上说,微静脉属于()
  • 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 解析:1.真毛细血管仅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外面有一薄层基膜,通透性大,是血管内外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故称交换血管。2.微静脉因管径细,对血流产生一定的阻力,它们的舒缩活动可影响毛细血管压和体液在血管内和组织间隙内的分配情况,故称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3.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是阻力血管,参与调整全身血压和血液分配。

  • [单选题]细胞凋亡的表现为()
  • DNA电泳呈"梯"状条带


  • [单选题]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是()
  • 副作用

  • 解析:1.副作用: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常见,是指在使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伴随出现的与治疗疾病目的无关而又必然发生的其他作用。2.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本身的药理性质无关,与药物剂量也没有直接关系。3.一种药物往往具有多种作用,当人们利用其中一种作用时,其余的作用便称为副作用。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肺动脉高压题库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题库 重症哮喘题库 重症医学的职业规范题库 急性肾损伤与肾衰竭题库 危重病人的监测技术、结果解读与综合分析题库 镇静与镇痛题库 呼吸衰竭题库 心肺脑复苏题库 营养支持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