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封闭Fc受体、中和抗体以及免疫调节
题目: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应用丙种球蛋白的主要机制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男性,31岁。诉周期性高热3个月,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检:左颈、两侧腋窝和腹股沟部位可触及数个黄豆和蚕豆大小淋巴结,脾肋下4cm。RBC4.0×109/L,HGB90g/L,WBC4.6×109/L,PLT72×109/L,ESR84mm/h,骨髓涂片查见淋巴肉瘤细胞10%。
[单选题]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DA
[单选题]女性,31岁。反复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查体:贫血,肝脾未及。血红蛋白76g/L,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30%,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产板型减少;骨髓内外铁减少。其诊断是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缺铁性贫血
[单选题]男性,14岁。因血尿伴黑便3天入院,查体:肝脾不大,上腹无压痛。血红蛋白69g/L,白细胞14.0×109/L,血小板21×109/L。骨髓象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数量增多,伴成熟障碍。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单选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治疗方法为()。
糖皮质激素
[单选题]ITP出血状的特点为()。
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点、瘀斑多见
[单选题]以下疾病是由珠蛋白合成障碍所致的是()。
血红蛋白H病
[单选题]下列哪项适合治疗胃切除术后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右旋糖酐铁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