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胰岛素抗体
题目:1型糖尿病常伴有哪一项指标阳性()
解析:血糖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葡萄糖氧化酶法,而己糖激酶法是目前公认的参考方法。临床上常用β-羟基丁酸测定的方法测量血中的尿酮体,结果表明血或尿酮体阳性多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破坏而导致内生胰岛素或C肽绝对缺乏,临床上易出现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常出现胰岛素抗体。乳酸酸中毒指病理性血乳酸增高或pH减低的异常生化状态引起的临床综合征,预后不佳,死亡率高。怀疑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时需检测全血乳酸。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45岁,身高171cm,体重85k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结果:空腹6.7mmol/L,1小时9.8mmol/L,2小时7.0mmol/L。结果符合()。
空腹血糖受损
解析:空腹血浆葡萄糖(FPG)
[单选题]患者女,20岁。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恶心、厌食2天,神志不清1小时,查体面色潮红,呼吸深快,意识障碍,最可能的诊断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解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最常见急性并发症,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常有不当停用胰岛素、感染、劳累等诱因,主要症状有少尿、烦渴无力,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和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意识模糊,查体可见脱水表现及酸中毒表现,如面色潮红,呼吸深快,以及特征性的烂苹果味呼吸,因此选A。
[单选题]对糖尿病分型首选()
胰岛素释放试验
解析:糖尿病的诊断包括空腹血糖、随机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三点中任一点达诊断标准即可诊断糖尿病,当空腹或随机血糖升高又未达界值时,可以行()GTT,故题1选D。糖尿病分2型,胰岛素释放试验可以区分1型和2型糖尿病,1型表现为曲线低平,2型表现为峰值延迟或不足,故题2选E。
[单选题]患者女,70岁。糖尿病20年,每日皮下注射人混合胰岛素治疗,早餐前30单位,晚餐前24单位,每日进餐规律,主食量350g。近来查空腹血糖13.6~14.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6~8.8mmol/L。最可能的情况是()
Somogyi或黎明现象
解析:1.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后,清晨空腹高血糖的常见原因有:①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②黎明现象:夜间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短时间内出现高血糖;③Somogyi效应:即在夜间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为确定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可行夜间血糖监测,如可于0、2、4、6、8时分别测定血糖。若有夜间低血糖,则可能为Somogyi效应;若无夜间低血糖,则可能为黎明现象。2.强化胰岛素治疗后,空腹高血糖以Somogyi或黎明现象最多见。3.根据夜间监测血糖的结果,确定空腹高血糖的原因,调整胰岛素剂量。若为Somogyi效应所致,应减少胰岛素剂量;若为黎明现象所致,则应增加胰岛素剂量。
[单选题]机体的绝大多数细胞都是通过哪种方式获得能量的()
解析:绝大多数细胞都通过有氧氧化获得能量。
[单选题]患者女,70岁。糖尿病20年,每日皮下注射人混合胰岛素治疗,早餐前30单位,晚餐前24单位,每日进餐规律,主食量350g。近来查空腹血糖13.6~14.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6~8.8mmol/L。最可能的情况是()
Somogyi或黎明现象
解析:1.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后,清晨空腹高血糖的常见原因有:①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②黎明现象:夜间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短时间内出现高血糖;③Somogyi效应:即在夜间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为确定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可行夜间血糖监测,如可于0、2、4、6、8时分别测定血糖。若有夜间低血糖,则可能为Somogyi效应;若无夜间低血糖,则可能为黎明现象。答案为C。2.强化胰岛素治疗后,空腹高血糖以Somogyi或黎明现象最多见,答案为A。3.根据夜间监测血糖的结果,确定空腹高血糖的原因,调整胰岛素剂量。若为Somogyi效应所致,应减少胰岛素剂量;若为黎明现象所致,则应增加胰岛素剂量。答案为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