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任务促成

题目:中学生晓华和几个同学为了参加全省航模大赛,组成了航模小组。他们为了在大赛中表现出色,达成了共识:牺牲各自的一些课余休息时间,放弃各自的一些爱好,以规范自己的参赛行为。这种情况下,小组成员遵循的纪律属于( )的纪律。

解析:任务促成的纪律即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每项学习任务都有特定的要求,或者说特定的纪律,例如课堂讨论、野外观察、制作标本等。题干中的学生为了在大赛中表现出色,牺牲各自的一些课余休息时间,放弃各自的一些爱好,以规范自己的参赛行为,属于任务促成的纪律。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的"融"指是( )。
  • 孔融

  • 解析:《三字经》的这段话,取自孔融让梨的典故。故选择A。B选项,马融,东汉学者。C选项,符融,前秦皇帝苻坚之弟,前秦将领,曾参与淝水之战,被东晋击败。苻坚、符融大败后,留下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选项,祝融,古代传说中的火神,楚国始祖。

  • [单选题]时间计量包括时间间隔和时刻两方面,前者指物质运动经历的时段,后者指物质运动的某一瞬间。下列选项中,时刻的表述是( )。
  • 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始

  • 解析:根据题干描述,时刻指的是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表示;时间间隔指两时刻间的间隔,有起始点和终点,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A项中的10秒、B项中的45分钟和C项中的2小时都属于时间间隔。D项中的19时是指某一瞬间,属于时刻。

  • [单选题]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
  • 经济功能

  • 解析:此题考察教育的功能,按照作用对象划分,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又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题干中,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

  • [单选题]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时,教师做法错误的是( )。
  • 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

  • 解析:教师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并非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而是要以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提高问题解决的相关能力。

  • [单选题]心算、打腹稿、默读等技能属于( )。
  • 心智技能

  • 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话动方式。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记忆技能等都属于心智技能。

  • [单选题]考试时,小张因为监考老师在身旁,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这种现象被称作( )。
  • 社会抑制

  • 解析:社会抑制又叫社会干扰作用,是指由于他人在场或者同时参加从而降低个人活动效率的现象:小张因为监考老师在身旁,受到监考老师的压力,而意志的认知活动,造成一个字写不出来。故选择B。A项,社会助长或社会促进,是指他人在场,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如,男女搭配,干活不累。C项,社会堕化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注意与社会抑制的区别。如,三个和尚没水吃。D项,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如,法不责众。

  • [单选题]"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这是( )。
  • 意志对情感的作用

  • 解析:意志可以调节、控制人的情感。悲痛和意气都是情感,是意志将悲痛化为力量,是意志克服意气用事,故选C。A选项,意志对认知过程的影响一一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需要及时做出种种意志努力去克服它,以达到认知的目的。B选项,情感既可以成为认知的动力,又可以成为认知的阻力。并非对认识有所依赖,故B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又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 [单选题]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否认了教育的( )。
  • 社会性

  • 解析: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将教育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混同于无意识的模仿,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也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无疑是不科学的。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