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赫尔巴特

题目:最早提出教育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

解析: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故选择C。赫尔巴特其它考点包括作品《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科学化和规范化。提出三中心论一一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一一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一一德育与教学相结合:教育目的一一社会本位论,培养良好社会公民。A项,夸美纽斯是教育学之父,作品《大教学论》。他首次提出班级授课制: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提出"泛智教育";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B项,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代表作品《爱弥儿》。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一一自然主义教育:教育目的上强调个人本位。D项,布鲁纳的认知结构主义理论,提出了发现学习。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班主任的待遇与权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将本班成绩纳入班主任绩效评价体系

  • 解析:《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一半记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第十五条规定: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并没有提及绩效工资与班级成绩的关系,故选择D。

  • [单选题]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 具体运算阶段

  • 解析: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具体运算阶段的逻辑思维是需要依靠实物和直观形象进行的,不能依靠单纯的符号运算。即这一阶段的思维活动是一种与真实、具体的物体相关的思维活动。正如本题的前提"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所强调的。而形式运算与具体运算最大不同在于它不局限于解决具体问题,而能够通过推断假设解决"如果一那么"的问题,就是说,即使没有去过某人的家,但只要知道具体位置,那么也能够通过头脑中存储的东南西北的方位信息分析出去朋友家的具体方向。故选择C。A选项,感知运动阶段,即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认知特点包括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低级的行为图式,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B选项,前运算阶段,其特征为"万物有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雏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没有守恒概念: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D选项,形式运算阶段,其特征为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 [单选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1世纪健康新概念,认为健康不仅是身体投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 )。
  • 有道德

  • 解析: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 [单选题]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该教师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纪律立即松懈。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方式类型最可能是( )。
  • 专断型

  • 解析:题目中学生的表现反映了教师专断型的领导方式,平时在纪律上严格要求,对学生较为严厉,有时近乎苛刻,在学生的心里却并没有形成纪律的自觉性,并没有约束力,当教师不在场时马上就会不守纪律。

  • [单选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符合的是( )。
  • 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 解析:A项,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急救病人,A项正确;B项,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B项错误;C项,石墨具有导电性,常用作电极材料,C项正确;D项,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而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所以常用来制碳素墨水,D项正确;故选B。

  • [单选题]初中生晓东放学后在校外玩耍时不慎摔伤。对此事故,承担责任的主体应是( )。
  • 晓东及其监护人

  •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初中生属于未成年人,所以承担责任的主体应是晓东及其监护人。

  • [单选题]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该过程称为( )。
  • 刺激分化

  • 解析: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小狗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是刺激的分化过程。考点点拨:对于条件反射的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考生要能准确地进行区分。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刺激分化即为本题所述的含义。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