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材料: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作者通过写作来寻求理解,寻觅知音,而读者则通过阅读,来发现作者并与他们建立认同。作家通过区分不同的读者类型,针对特定的阅读对象,使用相应的语言和叙事策略,为他们提供读物,从而获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同。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写作,不仅考虑现实的读者,同时也在向未来和可能的读者寻求认同。比如说,在文学出版、印刷、传播很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中,作家们的作品在当世的传播受到极大的限制。对古代的作者而言,他们的写作大多没有任何商业报酬,也很少现实的读者。正因为如此,他们只有对未来的读者加以想象,才能获得写作的基本动力。所谓的"文章千古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作家的写作也向未来敞开,当时不为人知,在后世却成为一代经典的作品,即便是在近现代文学史上也比比皆是。所以说,文学本身就具有某种"待访"的性质:作家有点像是在茫茫大海上建立岛屿的人,而读者则像是航海者和旅行者。作家之所以在孤寂中建立岛屿,当然是希望有一天能与他们的读者相遇。对于另一些作家来说,他们的目光也会投向过去。他们试图与那些早已不在人世的文学先辈们进行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在与先驱者所确立的文学标准对话。当然,他们也是在跟自己内心的目标进行对话。每一个优秀的作家,心中都有一个隐秘而清晰的目标。读者和社会的认同、商业上成功是一回事,而能否接近和达到这个目标,则是另一回事。就中国文学而言,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人确立了古典文学的标准,而鲁迅先生则代表了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和思想的新高度。也可以说,我们实际上面对着两个伟大的传统。我们置身于这两个传统之中,受到它们的护佑,分享它们的文学资源,向它们表达敬意,同时也在与它们进行对话,并尝试着作出新的文学变革。因此,任何有价值的写作,都是对传统的某种回应,即便是对传统的质疑和挑战,也是一种重要的回应。所以,严格地来说,文学写作中对读者的想象,既是一种向现实和未来读者寻求认同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传统的再确认程。我认为,只有具备了过去、现实和未来开放性视野的创作,才称得上是一种开放的写作。(摘编自格非《文学在读者中寻求认同》)   问题:   (1)画线句"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中"认同"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2)如何理解文末所言的"开放的写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教育能够干什么"是指( )。
  • 教育功能

  • 解析: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即用来描述"教育能够干什么"。

  • [单选题]研究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的方法是( )。
  • 叙事研究

  • 解析:叙事研究法就是以叙述故事的方式来描述人们的经验、行为和生活方式,通过所叙述的故事来探究经验、行为的意义,及其蕴含的思想和哲理。在教育研究领域,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描述和分析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来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工作、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理念,从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究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动特点。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 [单选题]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去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这说明这个号码在你的大脑中经历了一个( )。
  • 短时记忆

  • 解析:短时记忆是个体对注意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操作的过程。短时记忆亦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或电话号码式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 [单选题]( )是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 小组活动

  • 解析:课外活动有三种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群众性活动三种组织形式。其中小组活动是基本组织形式。故选择A。个人活动(也称个别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据个人的特长、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独立地进行的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小组活动,是各种普遍参与的持续性专项活动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多数直接在小组前面冠以专项活动的名称,如数学小组、航模小组等,有的则改称社团或学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普及性,形式上适合大多数学生,其内容也是大多数学生所需要的。

  • [单选题]"师者,人之模范",所反映出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
  • 示范性

  • 解析:示范性是指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要为人师表,行为世范。"师者,人之模范"正体现这一劳动特点,故选择D。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