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材料:   每年夏天,被冰层覆盖的格陵兰岛大部分地区几乎整日被阳光照射,在很多冰盖上,特别是那些低海拔地区,融冰沿着冰盖表层流动,并聚集成深蓝色的滩地或湖泊,不同于我们能够畅游其中的湖泊,这些水体能够在眨眼之间就消失不见,例如一个比全球最大室内体育场--新奥尔良超级穹顶体育场大上十几倍的湖泊,能够仅仅在90分钟内就从冰缝中排干所有的水。研究者们已经分散到格陵兰岛各地,从细节上调查这些湖泊会怎么影响冰盖及未来海面,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学家萨拉·达斯说,最近的实地考察研究表明,研究者已经知道,当湖泊突然排空时,融冰会被送往基岩,暂时性地对冰盖迁移起着润滑作用。科学家们担心,如果这个区域的气候持续发展,那么湖泊突然排空的现象可能经常发生,并在更大范围的冰盖上出现。那样可能会加速冰盖的崩解,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纽约城市大学的冰川学家马德·德思科认为,冰盖上的湖泊也会加速冰盖融化:湖泊下的冰融化速度比湖泊周围暴露在地面的冰快两倍。今年夏天,德思科使用一艘远程遥控船只,通过实际测量来揭示湖泊的颜色深浅是否与他们的深度有关--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估计卫星图像中地表湖泊的深度,以便更好地预测冰盖的融化速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地理学家劳伦斯.C.史密斯正在将冰盖表面的融化速度同由融冰积聚而成的河流的流动速度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差甚大,那么这种差距就表示,一部分融冰积聚在了冰盖下,这将提升冰流向大海的速度。(摘编自希德.珀金斯《冰盖上的湖泊》)   问题:   (1)冰盖上的湖泊与普通湖泊的差别是什么?(4分)   (2)请根据文段中的描述,简要分析冰盖上的湖泊会产生的影响。(10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成语中,与班超第二次出使西域重新打通陆上丝绸之路,并一直延伸到欧洲相关的是( )。
  • 投笔从戎

  • 解析:投笔从戎是班超的典故,故选择B。A选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初出茅庐、七擒七纵、神机妙算、三顾茅庐等是诸葛亮的典故。C选项,鸿雁传书是苏武牧羊的典故。D选项,一呜惊人是楚庄王的典故

  • [单选题]( )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追求让所有的人受到同样的教育。
  • 教育民主化

  • 解析: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表现在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 [多选题]教育学是一门以( )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 教育现象

    教育问题

  • 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数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 [单选题]教师担当学生的"严格管理者"角色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二是( )。
  • 纪律的执行者

  • 解析:教师的"严格管理者"角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二是纪律的执行者。作为纪律的执行者,教师不但要传递社会的价值系统,而且还要依此评价学生的行为正确与否。教师必须使每个学生都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学生守则,帮助学生形成"律己"的习惯和控制能力。故选择A。

  • [单选题]张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考虑的问题是:“对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用哪些方法教学更有效呢?”“这些材料适不适合所有学生?”张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
  • 关注学生阶段

  •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题干中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如“对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用哪些方法更有效”、“材料适不适合所有学生”,其核心都是“学生”,所以该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关注学生”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可以说,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因此正确答案为D。

  • [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   展的战略地位。对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不恰当的是( )。
  • 社会资源优先向教育领域倾斜

  •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就是要切实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 [单选题]小马上课时害怕回答问题,他发现自己坐在教室后排时可减少被老师提问的次数。于是,他总坐在教室后排。下列哪种强化方式导致了小马愿意坐在教室的后排?( )
  • 负强化

  • 解析:强化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之分。正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给予一个愉快刺激(给予奖励),从而提高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令其摆脱厌恶刺激(撤销惩罚),从而提高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根据题干所述,回答问题对小马来说是一种厌恶刺激,小马发现坐后排就不会被提问,是撤销了小马的厌恶刺激,从而导致小马往教室后排坐的行为发生次数增加,这是一种典型的负强化。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强化,容易将答案错选为正强化。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最终的效果都是行为出现的概率被提高。正强化是给予愉快刺激,如表扬、给以高分。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如儿童有了改正错误行为的表现后,家长取消限制其玩游戏的禁令。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