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履霜坚冰至",说明思维具有( )特征。
间接性
概括性
解析:"履霜坚冰至",意思是一旦踏上薄霜,结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思维的间接性使得人们可以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事物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各种属性,预见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故选择A。B选项,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思维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思维还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C选项,思维的逻辑性反映了思维的条理性,是指考虑和解决问题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严格遵循逻辑规律。思维的逻辑性是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是所有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
[多选题]心理辅导的内容有哪些?
[单选题]为了维护自己在大人心目中的“好孩子”形象,晓梅总是会很顺从家长的意愿去做某件事情,即便内心不是特别情愿。按照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晓梅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 )。
习俗水平
解析: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①前习俗水平,即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②习俗水平,即“好孩子”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③后习俗水平,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与原则或良心取向阶段。在“好孩子”取向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他们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因此,按照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晓梅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习俗水平中的“好孩子”取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