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促进求助者自我发现与潜能开发,达到心理健康

题目: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已婚,硕士学位,公司经理。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丈夫一年前曾做过心脏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半年多来求助者经常觉得自己心前区不舒服,担心自己也患上心脏病,为此很紧张。经常对丈夫说:“我要是得了心脏病可怎么办啊!”晚上常常睡不着觉,或半夜突然醒来。感觉不到饿,吃什么都不香。曾多次到医院检查,服用“更年期”药物,但没有明显的效果。近来总是忧心忡忡,担心父母的身体,生怕丈夫的公司挣不到钱,为日益上涨的房价发愁,一天到晚提心吊胆,害怕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受这种情绪困扰,感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没干什么体力活,却总是身心疲惫。求助者近来经常请病假,应酬都尽量推掉。有时也明明知道没有什么可担心害怕的,可就是控制不住。求助者认为这样下去会越来越糟,内心十分痛苦,主动前来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外向,工作勤奋努力,人际关系良好,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自尊心较强。在本案例咨询中,咨询师对求助者做到了积极关注,积极关注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梅肯鲍姆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的具体程序中的第一步是()。
  • 通过角色扮演和想象使求助者面临一种可以引发焦虑的情境


  • [多选题]内隐致敏法与经典的厌恶疗法相比,其主要特点包括()。
  • 运用了想象技术

    用可怕或令人厌恶的形象作为厌恶刺激


  • [单选题]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5岁,教师。案例介绍:几年前求助者的儿子恋爱期间女友怀孕。求助者考虑到面子问题,坚持让其做了人工流产。婚后儿媳几年都没有怀孕。一天某位同事无意中说道:“你当年要是不让她做人流,不是早就当上奶奶了吗!”求助者当时没有在意,晚上想起同事的话,也觉得有道理,从此后“我当年要是不让她做人流,不是早就当上奶奶了吗!”这个想法经常出现,一出现就让求助者觉得后悔,为此很苦恼。求助者有时也劝自己:事已至此,想也没用,但始终控制不住,想摆脱但摆脱不了,内心非常苦恼。为此经常耽误家务事,影响了家庭生活,不愿意参加家族或同事、同学等聚会。求助者也知道有些事没有必要反复思考,但无法自拔。求助者焦虑不安,情绪烦躁,晚上难以入睡,白天没精神。自己迫切要求治疗。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较为内向,自我要求严格,做事认真细致,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母子感情深。人际关系良好。可以反映该求助者社会功能损害的证据包括()。
  • 不愿意参加各类聚会


  • [单选题]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公务员。案例介绍:求助者极力阻止女儿与他人婚外情的关系,导致母女矛盾。求助者痛苦不已,主动前来寻求帮助。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求助者:我就想让您帮助我解决女儿恋爱给我造成的苦恼,我实在太苦恼了,很多次我都不想活了。心理咨询师:您的女儿与他人存在婚外情的关系,您觉得这样做不对,但女儿不听您的,这让您很痛苦,我也有女儿,我想我女儿要是这样,我也会苦恼的。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痛苦。心理咨询师:如果就感觉而言,没有苦恼是0,苦恼到极限是100,您现在的分数大约有多少呢?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苦恼过。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苦恼减轻到什么程度呢?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苦恼。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苦恼减少到0,恐怕您难以做到吧?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苦恼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将把苦恼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苦恼呢?求助者:当然是女儿的事让我苦恼啦!我丈夫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我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我有几次再婚的机会,但都因女儿的原因放弃了。多年来我为了她操碎了心!我希望她懂事听话,将来有出息!可她上中学就早恋,研究生没毕业就跟着现在这个男人跑了,我知道女儿大了,应该谈恋爱!可那个男人有家室啊!我们这种家庭,女儿竟然和别人有婚外情!她有脸做,我都没脸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没用!真是把我给气死了!心理咨询师:我作为母亲很理解您知道女儿有婚外情产生的苦恼,也能理解您的做法。可您的苦恼是来自女儿的婚外情吗?求助者:当然是啦,否则我怎么会苦恼呢?心理咨询师: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其实不是女儿婚外情这件事造成了您的苦恼,而是您认为女儿必须听您的话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想法就能消除苦恼等情绪。求助者:我有点不明白!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是母亲,女儿必须听您的话!求助者:对呀,她应该听我的啊!心理咨询师:因此您信奉女儿必须听妈妈的话。求助者:对呀!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的,当年您做女儿时,您肯定听您妈妈的话。求助者:对啊„„不对(沉默)当年我妈说的话,对的,我听了,错的,我没听。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过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而现在又说了您妈说的话,对的您听了,错的您没听。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根据埃利斯的理论,求助者产生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
  • 女儿必须听我的话的绝对化要求


  • 推荐下载科目: 心理测验技能题库 心理诊断技能题库 综合技能选择题题库 心理测验技能题库 设备工程合同管理的相关法律题库 综合技能题库 心理诊断技能题库 心理咨询技能题库 心理咨询技能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