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题目:下列哪项血氧指标的变化不符合支气管哮喘引起的缺氧()
解析:O支气管哮喘因支气管管壁痉挛、肿胀、纤维化、管腔内炎性渗出物增多,造成气道狭窄,气道阻力增加,存在阻塞性通气障碍,引起低张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动脉血氧饱和度由动脉氧分压决定,亦下降;动脉血氧含量下降,动-静脉氧差正常或下降。故选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与计算氧消耗无关的指标有()
血氧容量
[单选题]关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不正确的有()
是一种自发的、不可逆性毛细血管高渗透性综合征
解析: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leaksyndrome,CLS)是一种突发的、可逆性毛细血管高渗透性综合征。血浆迅速从血管渗透到组织间隙,引起迅速出现的进行性全身性水肿、低蛋白血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均降低、体重增加、血液浓缩,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故A不正确。
[单选题]对于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下述哪项不恰当()
细胞凋亡是一个被动的过程,细胞坏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解析: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别:①性质,前者为生理性或病理性,特异性;后者为病理性,非特异性。②诱导因素,前者为较弱刺激,非随机发生;后者为强烈刺激,随机发生。③生化特点,前者为主动过程,有新蛋白合成,耗能;后者为被动过程,无新蛋白合成,不耗能。④形态变化,前者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细胞皱缩,核固缩:后者细胞结构全面溶解、破坏、细胞肿胀。⑤DNA电泳,前者DNA片段化,电泳呈"梯"状条带;细胞坏死时DNA弥散性降解,电泳呈均一片状。⑥炎症反应,前者溶酶体相对完整,局部无炎症反应;后者溶酶体破裂,局部炎症反应。⑦凋亡小体,前者有,后者无。⑧基因调控,前者有,后者无。
[单选题]代谢支持的原则与普通的营养支持有明显差别,以下对代谢支持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降低蛋白质供给
解析:代谢支持应降低非蛋白热卡的供给,降低葡萄糖负荷,应用允许性低热量原则。但并不意味着同时降低蛋白质的供给量,而应该供应充分的蛋白质,甚至在正常量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升高。
[单选题]药物首过消除主要发生于()
口服给药
解析:口服给药在肝有首关效应,其余给药方式均直接入血液循环。
[单选题]男性,68岁,因"右股骨骨折7天,咳黄痰、发热10小时"入院。查体:体温38.7℃,脉搏102/分钟,呼吸24/分钟,血压138/75mmHg,无皮损、右下肺细湿啰音。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4×109/L。引起患者SIRS的主要原因是()
肺部感染
解析:感染或非感染因素都可能诱发SIRS,而感染是引起SIRS的主要原因;有统计表明由感染引起的SIRS多达70%。本病例老年患者因右股骨骨折而卧床,极易并发肺部或泌尿系感染;其临床表现也提示患者并发肺炎,表现为SIRS/脓毒症,故答案应为A。
[单选题]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有关的抗炎症细胞因子是()
白介素-4、白介素-10
解析:参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发展的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多达100多种,其中中性粒细胞是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有关的关键炎症细胞,故第1题应选D。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的同时,机体也产生抑制炎症反应的抗炎细胞因子,其中,白介素-4、白介素-10是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有关的抗炎症细胞因子,故第2题应选B。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是早期促发全身炎症级联反应的促炎细胞因子,故第3题答案应为A。免疫异常参与了SIRS的发生与发展,其中,淋巴细胞是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有关的免疫细胞,故第4题答案应为E。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和活化的补体成分都是参与炎症反应的炎症介质,故第5题案应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