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
题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判断糖尿病的标准为()。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判断标准的掌握,按照中国糖尿病协会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目前采用的口服糖耐量试验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是2h≥11.1mmol/L。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肺孢子菌肺炎
解析: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肺孢子菌肺炎,70%~80%的患者可经历一次或多次肺孢子菌肺炎。
[单选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是()。
血25(OH)D2与1.25(OH)2D3水平下降
解析:维生素D代谢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机制。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D2和D3两种。它们在体内需要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才能转变为活性维生素D。经肝脏25-羟化酶作用形成25(OH)D3,再经肾脏1-羟化酶作用形成活性1.25(OH)2D3。当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日照不足,患各种慢性消化道、肝、肾疾病等均可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与代谢。活性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肠道吸收减少,使血钙、血磷下降。血钙下降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动员骨钙增加,以维持血钙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与此同时磷释放及排出增加,血磷降低,钙磷沉积下降,致使骨样组织钙化过程发生障碍,局部骨样组织堆积,碱性磷酸酶增加,继而产生一系列骨骼改变。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多汗、夜惊等。此时血生化轻微改变,骨骼X线无明显变化。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骨骼改变,如方颅、颅骨软化、肋骨串珠、手脚镯,严重者下肢骨骼畸形,血生化及骨X线均呈典型改变。这些变化实质都是由于活性1.25(OH)2D3缺乏所致,因此答案E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
[单选题]男,45岁。不慎被烧伤,Ⅱ度、Ⅲ度面积达60%,患者体重60kg,其伤后第1个8小时应补充按公式计算所需的丢失液体量为()。
2700ml
解析:烧伤后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应迅速补液,补液量常用公式计算:伤后第一个24小时,每1%烧伤面积(Ⅱ度、Ⅲ度)每千克体重应补胶体与电解质液共1.5ml,此为其伤后的丢失液体量。该患者按公式计算其丢失液体总量应为5400ml,伤后第一个8小时应补给总量的一半,则为2700ml。本题考点为丢失量,不包括24小时常规补液量2000ml。
[单选题]男,65岁。腹泻5天伴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未及时治疗。测血钠为130mmol/L,血钾4.7mmol/L。此时正确的诊断是()。
低渗性缺水
解析:该患者腹泻5天又伴呕吐,有明显逐渐的消化液丧失,未及时治疗,故形成低渗性缺水。现测得血钠为130mmol/L,已低于正常值,证明有近中度缺钠,故应属于低渗性缺水。血钾在正常值范围内,不存在失调。
[单选题]不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是()。
舒必利
解析:是标准的配伍题,考查考生对抗精神病药物知识的记忆。目前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分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两大类。分别又称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根据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吩噻嗪类(如氯丙嗪、奋乃静等)、丁酰苯类(如氟哌啶醇)、苯甲酰胺类(如舒必利)和硫杂蒽类(如氯普噻吨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主要包括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氯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正确答案应为A。
[单选题]能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缓解的是()。
0.9%氯化钠
解析:糖尿病常并发酮症酸中毒,其治疗是用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进行稀释,逐渐纠正酮症酸中毒。临床上不必用碱性药物来处理此类酸中毒。
[单选题]男,18岁。上呼吸道感染后1天突发肉眼血尿。查尿常规:蛋白(++),尿RBC15~20/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g,血压120/70mmHg,血肌酐80μmol/L。为明确诊断,该患者最需要进行的检查是()。
肾活检
[单选题]女,70岁。糖尿病20年,高血压病10年,冠心病10年,双下肢水肿5年,患者此次因食欲缺乏、胸闷2周到急诊室就诊。查血常规:WBC8.9×109/L,Hb76g/L,PLT256×109/L,Scr570μmol/L,UREA38mmol/L,ALB26g/L,K+6.5mmol/L。尿常规:蛋白(+++),RBC2~3/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4.0g。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慢性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