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国联纵容法西斯侵略
题目:自20世纪30年代起,各国对国联不再抱有希望。在1936年至1940年期间,共有十二个国家宣布与国联断绝关系,国联已经名存实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解析:20世纪30年代是法西斯主义盛行并不断挑起事端的时代,许多被法西斯主义威胁的国家看到国联无法约束法西斯主义,所以出现退出国联的浪潮。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面是1795年出版的法国作家孔多塞所写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目录摘要:“……第四个时代:人类精神在希腊的进步,下迄亚历山大世纪各种科学分类的时期……第七个时代:科学在西方的复兴,从科学最初的进步下迄印刷术的发明……第八个时代:从印刷术的发明,下迄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的时期……。”这表明作者认为()。
历史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
解析:《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出版于1795年,正值法国大革命时期,启蒙运动思想在法国广泛传播。书中将人类精神进步历史划分为八个时代,认为第八个时代的下限是“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时期”,表明作者认可理性权威,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理性不断解放和高涨的过程,所以答案选D项。A项说法错误,B项、C项两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高扬理性的主旨。
[单选题]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借书人数新增了大约200到300万,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据此推断,图书管理员可能听到借阅者说的是()。
“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
解析:1929年美国发生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带来萧条和恐慌,引发了种种矛盾,人们从书籍中寻找安慰和寄托,A项正确。当时就业形势严峻,B项“晚点回公司”的说法错误;“炉边谈话”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一项内容.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目中图书流通增长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