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根据《刑法》有关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ABC
  • 甲系某国企总经理之妻,甲让其夫借故辞退企业财务主管,而以好友陈取而代之,陈某赠甲一辆价值12万元的轿车。甲构成犯罪

    乙系已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请接任处长为缺少资质条件的李某办理了公司登记,收取李某10万元。乙构成犯罪

    丙系某国家机关官员之子,利用其父管理之便,请其父下属将不合条某企业列入政府采购范围,收受该企业5万元。丙构成犯罪

  • 解析:根据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规定,A项中的甲为某国企总经之妻,C项中丙为某国家机关官员之子,他们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并受贿的为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B项中的乙为已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也属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范围。根据前述相关司法解释,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在岗在职为请托人谋利,双方约定,离职后收受请托人财物的,已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受贿罪,即必须“事先约定”。而D项中丁与该公司并未事先约定,是该公司为表示感谢他“自作主张”送给丁价值5万元的按摩床,故丁不构成犯罪。

  • [单选题]何经理为了销售本公司经营的医疗器械,安排公司监事刘某在与某市立医院联系销售业务过程中,按销售金额25%的比例给医院四位正、副院长回扣共计25万余元。本案中,该公司提供回扣的行为构成何罪?()
  • 正确答案 :C
  • 单位行贿罪

  • 解析:本题的关键问题有两个:第一,何经理的行为是个人行为还是单位行为?第二,何经理行贿的对象是自然人还是单位?首先,何经理为销售本司的医疗器械,安排公司监事刘某给某市立医院领导送回扣的行为,属于单位犯罪;其次,行贿对象是某市立医院的正、副院长,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故此受贿方成立受贿罪,行贿方成立单位行贿罪。

  • [多选题]以下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正确答案 :ABC
  • 甲为某派出所的民警,在侦查一盗窃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是自己朋友的儿子,在去抓捕前,事先打电话告诉该朋友,让其儿子抓紧逃跑,致使该犯罪嫌疑人逃之天天。甲的行为构成徇私枉法罪

    乙为某仲裁机构的仲裁员,在审理一劳动仲裁案件时,收受他人贿赂,帮助他人伪造证据,作出有利于他人的仲裁裁决书。乙的行为构成枉法仲裁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丙为某刑警大队的民警,在侦查一刑事案件时,通过毁灭证据、妨害证人作证等手段,将该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无罪释放。丙的行为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 解析:甲作为司法工作人员,具有查禁犯罪活动的职责,却徇私情,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不构成徇私枉法罪。因而,A项中的说法是错误的。B项中,乙在仲裁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决,情节严重,构成枉法仲裁罪。与前面的受贿罪形成牵连关系,应择一重罪处罚。选项中丙的行为构成伪证罪。

  • [单选题]下列情况中,可适用假释的有()
  • 正确答案 :C
  • 王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执行中确有悔改


  • [多选题]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错误的有()
  • 正确答案 :AB
  • 钱、赵二人共谋去某商场行窃,赵某留在商场外观望,钱某撬门进入,窃取了价值数万元的物品。钱某认为,放把火可以破坏现场。于是,在离开前用打火机点燃了商场内的服装。后钱某把放火一事告诉了赵某。二人都应构成盗窃罪、放火罪

    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深夜蒙面携带管制刀具进入一狭窄街巷抢劫。张某叫李某把住街口,防止其他人进来,自己深入街巷,持刀抢劫了一妇女现金3000元。张某欲独吞此款,与李某会合时,对李讲:“这妇女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李信以为真。李不构成抢劫罪


  • [多选题]下列关于经济犯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C
  • 甲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应以购买假币罪、使用假币罪并罚

    乙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应从一重罪处断

    丙实施抗税行为导致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死亡,应构成故意伤害罪


  • [多选题]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以在()进行。
  • 正确答案 :ABCD
  • 公安机关

    未成年人的住所

    未成年人的单位、学校

    其他适当地点


  • [单选题]故意犯罪的行为人在认识因素上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
  • 正确答案 :A
  • 明知


  • [单选题]某甲得知与其同宿一房间的某乙携巨款,便请其喝下掺有安眠药的饮料,乘乙昏睡之际,拿走其包内现金15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 正确答案 :C
  • 抢劫罪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起诉题库 立案题库 行政案件的裁判与执行题库 司法赔偿题库 行政许可题库 行政组织与公务员题库 回避题库 渎职罪题库 行政程序与政府信息公开题库 犯罪排除事由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