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C.全血内的血浆含有高浓度的抗凝剂
题目:下列关于全血说法哪项正确
解析:全血的缺点:由于血浆存在,易引起输血过敏反应;全血内的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蛋白可以致敏患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由于血浆存在,全血的容量较大,对某些患者可引起循环超负荷而发生心力衰竭;全血内的血浆含有高浓度的抗凝剂、酸、钾、增塑剂、氨等,过量输注可引起中毒反应;全血内的各成分不浓、不纯、含量少,达不到预期的疗效。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采用ADCA(ACD-腺嘌呤)和CPDA(CPD-腺嘌呤)保存液全血保存期为
35天
解析:采用ADCA(ACD-腺嘌呤)和CPDA(CPD-腺嘌呤)保存液全血保存期为35天。
[单选题]对心血管病患者及儿童患者红细胞输注滴速不宜超过
1ml/kg.h
解析:一般贫血患者可在每2周输注红细胞400ml,在3小时内输完,速度不宜太快,一般成人为200ml/h或1-3ml/kg.h;对心血管病患者及儿童患者不宜超过1ml/kg.h,以避免循环系统负荷过重。
[单选题]血小板计算增高指数(CCI)大于何值表示有效
B.10
解析:为了观察血小板输注后的疗效,应对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包括:输前立即计数、输后1小时计数、输后18~24小时计数,同时要计数输入的血小板总量。一般以血小板计算增高指数(CCI)作为判断标准。CCI大于10表示有效。
[单选题]临床上把血液中AT-III的减少作为体内何种情况的诊断指标
B.凝血亢进(血栓形成)
解析:抗凝血酶Ⅲ(AT-Ⅲ是血液凝固的主要生理抑制剂,对凝血过程中多种凝血因子具有抑制作用。在维持血液流动性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临床上把血液中AT-III的减少作为体内凝血亢进(血栓形成)的诊断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