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
题目:伤寒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
解析:考核伤寒的病理改变。预测错选率不高。常见错误:选答"C","回肠和空肠"都可受伤寒病变累及,但回肠末段病变才最为显著。应复习伤寒的病理改变及病变部位。要点伤寒病变可影响上述各器官组织,但最显著的病变部位则见于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首先遭到哪种非特异性免疫因素的作用()
吞噬细胞
解析:考学生对传染病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选答"A"、"B"、"D"、"E",这主要是对免疫应答的过程理解不熟悉,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不牵涉对抗原的识别和二次免疫应答的增强,会首先遭到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体液因子能直接或通过免疫调节作用而清除病原体。要点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不牵涉对抗原的识别和二次免疫应答的增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首先遭到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单选题]霍乱病人的"米泔水样"大便主要由于()
肠液中黏液过多,胆汁过少
解析:考学生对霍乱发病机制的认识。预测错误率不高。常见错误:选答"B",霍乱无明显的小肠黏膜坏死和脱落。应复习霍乱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要点霍乱毒素引起的小肠黏膜分泌亢进且黏液增加,机体脱水导致胆汁减少,使水样便变为白色,形成了所谓的"米泔水样"大便。
[单选题]传染病的诊断依据是()
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
[单选题]男性,25岁,5天前突然高热,最高达40℃,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并有焦痂,淋巴结肿大,肝脾均大,血WBC正常,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1:320,最可能的诊断是()
恙虫病
[单选题]女性,20岁,腹泻2个月,每日4~5次,粪便呈暗红色,粪质带血或黏液,有腥臭味,最可能是()
肠阿米巴病
[单选题]狂犬病的特征是()
恐水
[单选题]男性,5岁,发热,咽痛,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cm,脾肋下及边,ALTl25U/L,胆红素28μmol/L,EBV抗体阳性,其肝损害考虑为()
中毒性肝炎
[多选题]下列属于保护性抗体的是()
抗HBs
抗H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