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题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法律规定始出于()。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始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我们要知道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 价值取向

  • 解析:根据“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这一推动…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可知这里的“颜色”是对人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发自内心的一种精神或态度。观察四个备选项,只有B项“价值取向”比较适合指代“有颜色的力量”。故选B。

  • [单选题]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 全体性

  • 解析: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题干所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 [单选题]确立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的重要会议是()。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 [单选题]某中学指派李老师领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由于入口处电影院灯光暗淡,学生陈某在台阶上不慎摔倒,致使头部受到严重伤害。对于陈某所受伤害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是()。
  • 李老师和电影院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中学教育心理学题库 中学综合素质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