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它们是含有一定比例金、银、锡、锌等金属的铜合金

题目:2009年2月25日,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兽首“鼠首”和“兔首”铜像被中国商人拍得。普通铜器时间长容易出现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这两件1760年铜铸的国宝在240年后看上去依然熠熠生辉,最可能的原因是()。

解析:铜铸国宝是240年前制成的,当时没有使用电,更不可能有电镀工艺,所以A项不可能。酸可以与铜绿反应,但文物一般放入室内,也不可能,所以B项不正确。铜虽然金属性比氢小,但铜合金中铜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被氧化,被保护,所以D项最有可能。故选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金属在空气中,能自发形成氧化物保护膜的是()。
  • 解析:钠非常活泼,在空气中与氧气或水反应,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在空气中,铁容易发生化学腐蚀,钢很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生成铁锈。

  • [单选题]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X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Y一定是非金属性很强的元素

  • 解析:由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最外层电子数为2,应为He元素,Y为F元素,Z为S元素。A项,Z为S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项错误;B项,Y为F元素,无正价,没有对应的含氧酸,B项错误;C项,Y为F元素,在周期表中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项正确;D项X为He元素,性质稳定,不与水反应,D项错误。故选C。

  • [单选题]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3+CuCl3。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烧杯中有铁无铜

  • 解析:铁的还原性大于铜,所以B项结果不可能出现。

  • [单选题]下列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解析:C项发生的是取代反应,1:1进行反应,生成物还有HBr,故错。故选C。

  • [单选题]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实验Ⅳ: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 解析:单质溴能与Na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会逐渐消失,A项不正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首先将蔗糖脱水生成单质碳,然后单质碳被浓硫酸氧化而被还原成SO2,SO2具有还原性会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项不正确;在加热时稀硝酸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硝酸被还原成NO,NO与空气反应被氧化生成NO2.NO2是红棕色气体,C项不正确;装置Ⅳ属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而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D项正确。

  • [单选题]不能鉴别AgNO3、BaCl2、KSO和Mg(NO3)2四种溶液(不考虑它们间的相互反应)的试剂组是()。
  • 氨水、氢氧化钠溶液

  • 解析:物质的鉴别一般可用其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及溶解性等。四种物质均属于无色无味的溶液,因此利用其物理性质无法鉴别,只能利用其化学性质的差别进行检验。盐酸、硫酸均与K

  • [单选题]下图为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所选用的装置或进行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装置③可用于验证醋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

  • 解析:A项,装置①是分馏装置,用于分离沸点不同且可相溶的液体;B项,不能用容量瓶直接稀释浓硫酸;D项,NH4Cl分解得到NH3和HCl,所以收集到的气体含有HCl。

  • [单选题]具备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D

  • 解析:不能用点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以防止引起火灾,A不正确;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该用相近规格的.B项中应该用10mL量筒,B项不正确;C项中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该用烧杯,不能放在纸片上,C项不正确;故选D。

  • [单选题]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要有规范、安全意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在实验室中检验蔗糖、加碘食盐,可各取少量分别放在口里品尝一下

  • 解析:A项,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左物右码;B项,容量瓶在使用之前应检漏;C项,蒸馏装置中,冷凝水的方向下进上出:D项,不能品尝实验室里的药品,防止中毒,检验蔗糖、加碘食盐,用淀粉溶液即可。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一章 化学教学设计技能题库 第二章 化学教学实施基本技能题库 第二章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题库 第一章 初中生化学学习题库 第三章 初中化学教学知识题库 教学设计(综合练习)题库 教学实施(综合练习)题库 初级中学化学(综合练习)题库 第二章 初中化学学习评价题库 化学学科知识运用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