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你今天能举手太好了,我以后多关注你
题目:小文是一个很内向的孩子,课堂很少发言,但某天上课她举手的时候,语文老师王老师并没有点她回答问题。小文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您为什么不点我回答问题呢?王老师应当如何回应( )。
解析: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在工作中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拥有"教育机智"。老师首先要冷静,然后要随机应变,既要维护课堂秩序,又能照顾到学生的感受。D选项教师的做法最为得体,故选择D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为了将校园建设更完善,某校向老师收取每人100元,添置10台投影仪。该校做法( )。
违反了法律规定,应当追究责任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故选择C。为什么不选B,因为是老师。
[单选题]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2006年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2006年9月1日起实施。故选择D。
[单选题]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叫( )。
实习法
解析:实习法就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从事一定的工作或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单选题]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大约是2秒到5秒。( )A.正确B.错误
解析: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简称STM,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短时记忆的容量又称为记忆广度,指彼此无关事物短暂呈现后能记住的最大数量。人的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组块。而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
[单选题]我们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这是心理学上说的迁移。如果学生掌握和理解了两种学习活动的共同原理,迁移就可能产生,持这种观点是( )。
概括化理论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了概括化理论。他认为先期学习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期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运用于两种学习当中。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要素仅仅是知识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通过概括形成了能够泛化的共同原理。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的迁移。故选择B。A选项,桑代克等人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C选项,关系转换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家1929年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这个理论实际上是从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即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D选项,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
[单选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为主。( )A.正确B.错误
解析: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心理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发展辅导为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