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
题目:综合实践活动中,段老师设计了主题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有部分同学对一座古塔的建筑材料、风格产生了兴趣。在指导大家完成调查报告之后,段老师又指导这部分同学确定了新课题--"古塔建筑材料、风格与保护"。对于段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
解析:题干中,段老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确定了新的研究课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教育理念。段老师是因学生需要而在原来的基础上确定了新的研究内容,并没有提到要改变研究方法,所以D项"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的评价不恰当。考点点拨:本题首先要注意选不恰当的一项,结合材料,该情境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生的,所以应从素质教育的知识点入手。素质教育倡导创新和实践,教师应以新课改倡导的教学观为依据进行教学,以新课改倡导的教师观要求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 )根据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求付出的代价最小,取得的成绩最大。
混合学习理论
[单选题]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教书育人
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故选择D。AC选项都是教师的任务的一些方面,并不是根本任务。
[单选题]教师发现其他班级的课堂有某种良好的行为规范,而这行为规范又正好是本班所缺少的于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使之适用于本班课堂活动,这属于制定课堂规则的( )。
参照制定法
解析:参照制定法是教师或者学生发现其他班级的某些良好行为规范,而这一规范正好是自己所缺乏的,于是师生共同讨论,参照制定为课堂规则。自然形成法就是将原来已经存在并被广泛认可的常规加以具体化,形成课堂规则,一些自然形成的良好行为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加以强化,就形成了课堂规则。引导制定法就是将原本不存在或没有引起注意的常规引申为课堂规则,让大家共同遵守。可以先由教师设计某些规则,交由学生讨论后形成课堂规则;也可以先由部分学生发动并建议,经学生讨论和教师许可后形成课堂规则:还可以在师生共同的课堂活动中,针对某些具体的情形、问题讨论制定,形成课堂规则。移植替代法就是将其他课堂中好的规则直接移植过来,作为要求本班学生遵从的课堂规则,或者用来替代原来不合理的规则。
[单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故排除B,选择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故排除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育工作。故排除D。
[单选题]李老师是初二三班班主任,他一直强调教育要从小抓起,常常对屡教不改的小明同学实行体罚,督促其学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小明虽有错在前,但人身权受到了侵犯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题目中小明同学虽屡教不改,但并没有明确指出其存在存在严重不良行为,因此D选项不选。而体罚侵犯了小明的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故选择C。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上述内容是对未成年人实施( )。
社会保护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学生隐私权的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属于社会保护。故选择B。
[单选题]教育行政部门取缔了一批违反国家规定私自招收未成年学生的私立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这一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七条对办学条件的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合格的教师;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题目中的私立学校违反国家规定私自招生,违反了《教育法》,故选择A。
[单选题]以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为依据,可以把非正式群体分为( )、中间型、消极型和破坏型四类。
积极型
解析:以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为依据,可以把非正式群体分为积极性、中间型、消极型和破坏型四类。故选择D。
[单选题]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下列( )说法正确。
对于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犯罪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于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故选择A。B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C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或者利用通讯、计算机网络等方式提供上述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及其信息的,没收读物、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违法所得,由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处以罚款。D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