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题目:患者,男性,20岁,面部及下肢水肿,尿常规:尿蛋白(++),血压160/90mmHg。肾穿病理:肾小球体积增大,电镜下脏层与基膜之间有驼峰样致密沉积物。该患者肾炎属于()

解析: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是指病理上表现为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弥漫性增生性变化为主,伴有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为基本病变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常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电镜示脏层与基底膜间驼峰样致密沉积物为其特征。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儿,6岁,高热3小时,反复惊厥2次,就诊于医院,该患儿曾去公园进食玉米及葡萄等。查体:体温40C,意识不清,呈抽搐状,面色发青,四肢凉,双瞳孔等大,光反应迟钝,心肺正常,腹软,颈强阳性,克氏征阴性。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
  • 中毒性细菌性菌痢

  • 解析:中毒性细菌性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迅速发生休克、昏迷,本型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潜伏期多为1~2天,短者数小时。休克型早期为微循环障碍,可见精神萎靡、面色灰白、四肢厥冷、脉细速,呼吸急促,血压正常或偏低,脉压小;后期微循环淤血、缺氧,口唇及甲床发绀、皮肤花斑,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可伴心、肺、血液、肾脏等多系统功能障碍。

  •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条件致病菌致病的因素()
  • 菌群失调

    全身免疫功能低下

    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寄生部位改变

  • 解析: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1)定居部位改变,某些细菌离开正常寄居部位,进入其他部位,脱离原来的制约因素而生长繁殖,进而感染致病。(2)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正常菌群进入组织或血液。(3)菌群失调。

  • [单选题]患者,因发热半个月入院。查体:贫血貌,肝脾肋下可触及,血常规提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原始细胞占88%,POX(-),非特异性酯酶(-)。该患者诊断考虑为()
  • 急淋白血病

  • 解析:POX染色,急粒的原始细胞为(+一+++),急单为(-)或(+),急淋(-);NSE染色,急单(+),能被NaF抑制,而急淋和急粒均为(-)。器官和组织浸润而出现的临床表现:①淋巴结和肝脾肿大,前者以急淋较多见;②骨和关节疼痛及压痛,患者常有胸骨下端局部压痛;③眼部浸润,粒细胞白血病可形成粒细胞肉瘤或绿色瘤,侵犯眼眶,引起突眼;④牙龈和皮肤浸润,多见于急单(M5)或急粒-单白血病(M4);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以急淋最常见;⑥睾丸浸润,多见于急淋。

  • [单选题]疾病潜伏期指的是()
  • 病原体进入机体后,到临床症状出现最早的时间

  • 解析: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不同疾病的潜伏期长短不同,有的疾病短至几小时,有的则长达数年。但同一种传染病有固定的潜伏期。

  • [单选题]患者,女性,32岁,继发性不孕10年,月经后第5天突然出现寒战高热,伴有下腹部疼痛,尤以右侧为甚。妇检:宫颈稍软,压痛阳性,双侧附件增厚,压痛阳性,血常规:白细胞15×10/L,中性比85%。该患者诊断考虑为()
  •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 解析: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是指盆腔结缔组织初发的炎症,不是继发于输卵管、卵巢的炎症,是初发于子宫旁的结缔组织,然后再扩展至其他部位。炎症初期,患者可有高热、下腹痛,体温可达39-40C,下腹痛多与急性输卵管卵巢炎相似。如已形成脓肿,除发热、下腹痛外,常见有直肠、膀胱压迫症状如便意频数、排便痛、恶心、呕吐、排尿痛、尿意频数等症状。妇检提示有宫颈举痛或者子宫压痛或者附件压痛。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均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可增快。

  • [单选题]根据希波克拉底对气质的分类,下列不属于气质类型的是()
  • 神经质

  • 解析:按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的分类法,即把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医师定期考核真题精选题库 医师定期考核考前预测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