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剥夺与满足命题

题目: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或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指的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对动机与效率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对于较易的任务,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 解析:动机和工作效率呈倒“u”型关系,中等水平的动机对工作效率最有利,动机不足和过强都会降低工作效率,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不同而不同,对较易的任务,动机最佳水平要高些,而对于较难的任务,动机最佳水平则要低一些。

  • [单选题]下面关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早期理论的陈述,错误的是()。
  • 一个人对生理缺陷的过度补偿也不会使缺陷器官达到超水平的发展


  • [单选题]某人活泼好动、热情、好交际、足智多谋,但常常朝三暮四、虎头蛇尾、粗心大意、任性,此人最可能的气质类型是()。
  • 多血质

  • 解析:胆汁质:热情、果敢但脾气暴躁,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感情用事,刚愎自用;多血质:情感丰富,活泼、热情大方,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乐于交际但兴趣和注意难专一,缺乏耐心,见异思迁;黏液质:情绪平稳、安静,思维灵活性差但考虑问题细致周到,喜欢沉思,稳重踏实,交往适度,但主动性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抑郁质:情绪体验深刻,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行为举止迟缓,软弱胆小,优柔寡断。此人所表现出的气质特征与多血质最符合,故正确答案是C。

  • [单选题]“已经知道了物体的常在性”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 感觉运动阶段

  • 解析:①感觉运动阶段(0~2岁),初生婴儿只能靠感觉和动作去认识世界,6个月以前.婴儿认为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到2岁时,已经知道了物体的常在性;②前运算阶段(2~7岁),个体开始用语言符号去吸收知识,也可运用符号从事思考活动,只是从表现上总是从其自己的观点看世界;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个体能按具体事例,从事推理思考,有了完全心理运算的能力,数学方面超越了简单的机械加减水平,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增强,并加强了对他人行为的敏感性;④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个体能运用抽象的、合于形式逻辑的演绎和归纳等推理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认知能力的发展接近于成熟的程度。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论中没有“无思维阶段”。

  • [单选题]“认为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 感觉运动阶段

  • 解析:①感觉运动阶段(0~2岁),初生婴儿只能靠感觉和动作去认识世界,6个月以前.婴儿认为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到2岁时,已经知道了物体的常在性;②前运算阶段(2~7岁),个体开始用语言符号去吸收知识,也可运用符号从事思考活动,只是从表现上总是从其自己的观点看世界;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个体能按具体事例,从事推理思考,有了完全心理运算的能力,数学方面超越了简单的机械加减水平,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增强,并加强了对他人行为的敏感性;④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个体能运用抽象的、合于形式逻辑的演绎和归纳等推理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认知能力的发展接近于成熟的程度。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论中没有“无思维阶段”。

  • [单选题]小刘很早就秃头了,他经常告诉别人的是“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叫做()。
  • 幽默

  • 解析:①小张去世,小张的母亲坚持认为他并没有真正离开,潜意识中期望他只是出差,这种否定现实、不接受现实的心理防御机制,目的是解除自己不愿意痛失亲人的痛苦,平衡内心不安的心理机制;②司马迁能在身受大辱的情况下,坚持著述,最终获得了世人的认可,这种变逆境为挑战,不断战胜自我的心理机制,属于升华;③小刘能俏皮地正视自己的生理缺陷,用喜剧一样地语言来真实地表达自己,是一种值得赞许的、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叫做幽默。

  • 推荐下载科目: 基础知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