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常出现异常Q波
题目:关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为:①ST-T改变:胸前导联出现ST段压低、T波深倒置,以V2~V5导联最为明显,但无动态改变;②常表现为左心室肥大,V3~V5导联R波增高;③无异常Q波;④QT间期延长。心肌细胞肥大是导致心电图发生上述改变的病理基础。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有下列情况且临床诊断有困难时,可考虑选用核素显像检查进行辅助诊断,但不包括()。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时,一般不影响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但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阻滞时,依靠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常有困难,采用核素显像检查对判断是否发生心肌梗死可能有帮助。
[单选题]关于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QRS波群不会出现畸形
解析:典型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称MorbizⅠ型)表现为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通常每次延长的增量递减),直到P波后脱漏QRS波群,漏搏后的房室传导得到一定改善,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长RR间距小于任一短RR间距的2倍。若文氏阻滞的部位在希氏束下,QRS波群亦可宽大畸形。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时可发生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单选题]室性心动过速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不包括()。
心动过速频率>200次/分
[单选题]食管心房调搏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最佳刺激方式为()。
S1S1
解析:采用超速抑制法,即用比心动过速时的频率快20~30次/分的S1S1刺激,常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
[多选题]如图中A、B图为同一起搏器患者24小时内不同时间记录的心电图,以下为有关该心电图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起搏模式为VDD
室性期前收缩与其后心室起搏的间期等于基础起搏间期
当自身频率小于基础起搏频率时,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VI
当自身频率大于基础起搏频率时,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AT
解析:VDD模式是VAT和VVI起搏模式的组合,图中显示此患者的基础起搏间期为900ms。
[单选题]男性,33岁,心悸1周就诊。动态心电图检查如下图A、B、C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