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女性,18岁,发热2周。体温38~39℃,伴刺激性干咳、咽痛。胸片示两肺下野按小叶分布的斑片状浸润影。血常规:WBC10×109/L。

解析:1.患者为青少年,以发热,刺激性干咳及咽痛为临床表现。影像学示以双肺下野为主,按小叶分布,考虑为支原体肺炎。2.血清支原体抗体有利于确诊支原体肺炎。3.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4.经系统抗感染治疗,完成一个疗程,症状好转,影像学炎症基本吸收则可以出院,无需抗感染至斑片影完全吸收。支原体抗体多在2~3周达高峰,并可持续3个月至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无需以其恢复为出院标准。支原体肺炎患者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体温恢复正常后可能仍有咳嗽,并存在较长时间,所以无需抗感染至咳嗽完全消失。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下列哪项不正确()
  • 抑制M-胆碱能受体

  • 解析: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强平滑肌细胞β2受体反应性。

  • [单选题]关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以下正确的是()
  • 长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


  • [多选题]患者女性,50岁,反复咳嗽、咳痰3年,气短1年,加重1周来诊,多于着凉后出现咳嗽咳白痰,有时为脓痰,无咯血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既往10年前确诊为慢性鼻窦炎,查体:神志清,胸廓略呈桶状,两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双下肢不肿,杵状指。
  • 解析:1.该患者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查体有肺气肿表现,主要见于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及DPB。2.急诊接诊应首先评价患者的病情和基本生命体征。3.DPB诊断标准:①持续性咳嗽,咳痰及活动时气短;②肺部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有时有干性啰音;③胸部X线示两肺弥漫散在颗粒状阴影,常伴有肺过度充气,病情进展可见两下肺支气管扩张,有时伴有局灶性肺炎;④肺功能及血气分析:FEVO/FVC

  • [多选题]男性,60岁,进行性呼吸困难、间断发热1年,伴有干咳,偶有黄白痰,活动后气短明显,有间断发热,在当地按"肺炎"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近一周气短症状加重来诊。查体:慢性病容,呼吸略促,口唇发绀,双肺背部可闻及Velcro啰音,心率100次/分,无杂音,可见杵状指。肺CT示两肺中下叶弥漫性结节、网格状阴影,近胸膜下可见蜂窝肺改变。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无特殊环境接触史和用药史。
  • 解析:1.诊断依据:①进行性呼吸困难,间断低热,应用抗生素无效;②肺部可闻及帛裂音;③肺CT示间质性改变,肺功能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2.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分型和治疗有重要作用。ILD患者多存在低氧血症,血气分析可明确诊断。支气管肺活检可取得肺组织进行病理学分类。3.诊断依据:主要指标:①无特殊环境接触史、用药史及结缔组织病;②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③肺CT示两肺中下叶弥漫性结节、网格状阴影,近胸膜下可见蜂窝肺改变;④BALF检查不支持其他疾病诊断。次要指标:①年龄>50岁;②无原因的呼吸困难;③病程3个月以上;④肺部帛裂音。4.间质性肺疾病分为四大类,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包括7种:特发性肺纤维化,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脱屑性间质性肺炎,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属于肉芽肿性ILD,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肺泡蛋白沉积症属于其他少见的ILD。5.IPF通常没有肺外表现,主要为干咳,少痰,有10%~26%的病例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阳性,BALF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6.目前IPF治疗效果有限,现有的治疗方案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但习惯上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一般使用中小剂量激素,大剂量激素副作用大,晚期肺纤维化患者,激素无效,且副作用明显,N-乙酰半胱氨酸、干扰素、秋水仙碱等,这些药物的临床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论证。

  • [多选题]患者张某,男性,10天前受凉后出现高热、寒战、咳铁锈色黏痰,近2天觉右胸胀痛、气促、乏力。血常规:白细胞17.5×109/L,中性粒细胞85%,血红蛋白106g/L,胸片示左肺多发斑片影,右下肺野均匀致密阴影,上缘呈弧形,外高内低。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儿科题库 心血管科题库 急诊科题库 中医妇科题库 中医内科题库 中医外科题库 内分泌科题库 呼吸科题库 风湿病科题库 肿瘤科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