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九一八事变

题目:下列选项中,又称为"沈阳事变"的是( )。

解析:九一八事变爆发于1931年9月18日,又称沈阳事变、柳条湖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故选择D。A选项,一·二八事变指的是1932年的淞沪抗战,也称为第一次上海事变。B选项,七七事变指的是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C选项,八一三事变又称"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又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过程,是二者有机结合,辩证统一的过程,而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这是教学过程本质的( )。
  • 双边活动说

  • 解析:交往说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发展说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其代表人物有赞科夫、皮亚杰。特殊认识说认为,教学过程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认识和实践统一的活动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双边活动说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相统一的过程。题干描述的是双边活动说,故选D。

  • [单选题]《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是巩固性原则。( )A.正确B.错误
  • 解析:不陵节而施之谓孙(xun)是说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学记》中说的"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是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 [单选题]王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她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从而加大形近字的区别。这是运用了知觉的( )。
  • 选择性

  • 解析:王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这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同时也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 [单选题]小明在持续背诵15天英语单词后,虽然每天坚持但成绩不见提高,这是练习中的( )。
  • 高原现象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高原现象。高原现象:练习的进步是先快后慢的,到中期出现暂时停顿现象,即练习成绩保持一定的水平不再上升甚至呈下降的趋势。

  • [单选题](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 建构主义

  • 解析:暂无

  • [单选题]外语兴趣小组活动属于( )。
  • 学科活动

  • 解析:学科活动是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各学科的知识性作业和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些专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外语作为一门学科,其相关兴趣活动即属学科活动。

  • [单选题]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

  • 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代表人物,在其著作《普通教育学》中,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所以此题选择A。

  •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