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题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做出了如下阐述: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故是从小学中高年级(三年级以上)开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的变化。考生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安排,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段设置的新变化。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是( )。
  • 活动课程

  • 解析: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代表是杜威。故选择A。CD选项,分科课程又称单科或学科课程,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B选项,综合课程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如:自然课(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社会课(历史、地理、经济、政治)。

  • [单选题]初三(1)班的李凡考试成绩一直不佳。班主任召开家长会时说:"我们班有几个像李凡这样的孩子,考试成绩一直落在全班后面,他们今后的发展很令人担忧啊!"这位班主任的做法( )。
  • 不恰当,应综合评价之后再与家长沟通

  •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的"教书育人"要求教师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题干中班主任只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差就断定他们今后发展堪忧是不合理的。教师应注重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方式,考试成绩落后不宜在公众场合提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伞面发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之后再与家长进行沟通。故本题选B。考点点拨: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条内容。每条内容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内容的表述虽然简单,但是内涵却很丰富。考试在复习时一定要明确每条要求所对应的教育教学方式,以便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识别与应用。

  • [单选题]16岁的学生王某放学途中不慎将同学孙某眼部戳伤。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于该事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
  • 王某的监护人

  •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三)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四)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题干中,孙某眼睛受到伤害,发生在放学途中,学校并无行为不当,因此,学校不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应当由学生或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王某已满16岁,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对孙某的眼睛受伤负有责任。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题干中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是王某的监护人。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作品、作者与国家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泊秦淮》一一杜牧一一唐代

  • 解析:《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故选择D。杜牧与李商隐,被称为晚唐"小李杜"。杜牧的作品还有:《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等。A选项,笛福是英国人,代表作品《鲁滨逊漂流记》。B选项,《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马的作品,他的作品还有《三个火枪手》;小仲马是大仲马的私生子,代表作品有《茶花女》、《半上流社会》、《私生子》、《放荡的父亲》等。C选项,柳永是北宋词人,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等。

  • [多选题]属于我国古代教育内容的是( )。
  • 四书

    六艺

    五经

  • 解析:六艺是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四书五经是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七艺是西方教会教育的内容。

  • [单选题]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
  • 教育问题

  • 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其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推动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

  • [单选题]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候比较聪明.5岁时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恬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12-13岁时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的好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这说明( )。
  • 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 解析:本题考查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其中,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方仲永之所以"泯然众人",是由于后天缺乏良好生活条件和教育培养。

  • [单选题]张乐在阅读《红楼梦》时,根据小说的描述在脑中呈现出王熙凤的形象,这是( )。
  • 再造想象

  • 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如我们阅读小说时想象的主人公的形象,读诗句时,想象出诗中描述的景象都是再造想象。

  •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