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简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中对美术教科书的使用建议。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年满14岁的初中学生张某学习成绩不好,不想上学。父母让其辍学到城里务工,一家汽修厂安排张某当学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张某父母的做法不合法,侵犯了张某的受教育权
解析: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机会和物质条件。张某的父母让未满18周岁的孩子工作,不让继续学习,这侵犯了他的受教育权。汽修厂用工不合法,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所以选B。
[单选题]学校产生于( )。
奴隶社会时期
解析: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我国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多选题]材料:
中国古典文学很善于用意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特别是古典诗词,利用意象传神达意,是诗人的一项重要的艺术手法,历代不乏这方面的大家高手。例如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被后人誉为"怀古咏史诗中无与伦比的典范之作"。这首词运用意象体现作者的所感、所思、所想时,可谓驾轻就熟、出神入化,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作者选择的几个意象,原本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在作者的大手笔中,不仅活了起来,还一脉相承为一首千古绝唱: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成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不难看出,这首词中有十个意象:箫声、秦娥、秦楼月、柳色、灞陵、乐游原、咸阳古道、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围绕着这些意象,几幅生机盎然的画面,随着深夜的箫声渐次浮现出来。
现代学者浦江清在其《词的讲解》一文中认为,李白的这首《忆秦娥·箫声咽》,是"几幅长安素描的合订本"。所谓"合订本",显然意指词中的画面都是"独立成篇的",看上去这是事实。然而每吟诵这首《忆秦娥·箫声咽》,"秦楼月"的悲苦幽怨中,总是升起一股荡尽千古风尘的浩气,将词中画面一气呵成为色彩浓烈的悲剧,从而使人并不觉得那些画面是支离散乱的,甚至并不感到它们是"独立成篇的",那些画面在读者的心神体会中,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所谓"素描的合订本"中的合订,其实是一种血肉相连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是审美的结果。也就是说,词中的十个意象,实质上是作者"阅尽人间春色"后的怀古伤今中的审美选择。没有崇高的审美情操,没有敏锐的审美判断及娴熟的文学技巧,是不可能有这种恰到好处的意象选择的。这是只有李白这样的大诗人才有的天才的艺术想象的结果。
诗词家常说,意象选择是诗词创作的主要方法。然而意象选择的原则是什么?换言之,是什么指导了意象选择?从《忆秦娥·箫声咽》中可以看出,作者选择的十个意象,能在一首小令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诚然,这里的思想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善感于外界产生的浮想联翩中的看法。毋宁说,一个心智正常的人,这种"看法"绝无可能前后矛盾,而是一以贯之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才是《忆秦娥·箫声咽》中十个意象之间内在联系的灵魂。也就是说,唯思想才是诗词创作中意象选择的主导。严格说,没有思想的主导,则不会有正确的意象选择,整篇诗词创作也就失败了。李白之所以能在《忆秦娥·箫声咽》中将十个意象完美无缺地排列组合成一首意义深远、气势磅礴的精妙好词,主要得力于他那气贯古今的思想。说实在的,《忆秦娥·箫声咽》中的十个意象,在一般人那里,都是司空见惯的平常物,但这些平常物在李白思想的驾驭中,都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都在思想的指挥下发挥自身的"音阶"功用,汇成了一支既悲苦凄清又威武苍凉的乐曲。
(摘编自李工《古典文学意象的示范》)
问题:
(1)文章认为中国古典诗词意象选择的原则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2)请结合文章,对中国古典诗词意象是"合订本"这一特征予以分析。(10分)
[单选题]( )的学生在信息加工上多采用整体加工方式。
冲动型
解析:冲动型的学生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倾向于根据几个线索做出很大的直觉的跃进,但精确性差,信息加工策略使用的多是整体加工方式。故选择C。
[单选题]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是( )。
遗传、社会环境、学校教育
解析: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有遗传、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但不包括人际关系。故选择B。
[单选题]"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但易感情用事"属于( )。
胆汁型
解析:胆计质的气质类型表现: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但暴躁易怒、脾气急、易感情用事、好冲动。
[多选题]巴普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体液说的四种类型间的对应关系如何?(10分)
[多选题]制度化教育就是对非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
解析: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针对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每一个人应该能够在一个比较灵活的范围内,比较自由地选择他的道路。如果他离开这个教育体系,他也不至于被迫终身放弃利用各种教育设施的权利。"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教育理念。(袁振国,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