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24000,24000
题目:车间领用原材料2400千克,单价20元,原材料费用合计48000元,投产甲产品400件,乙产品300件。甲产品消耗定额1.5千克,乙产品消耗定额2千克。则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分别为()元。
解析:分配率=48000/(400×1.5+300×2)=48000/(600+600)=40(元/千克),则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0×600=240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0×600=24000(元),选项C正确。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车间领用某种原材料2100千克,单价10元,原材料费用合计21000元,该车间生产甲产品200件,乙产品220件。甲产品消耗定额4.5千克,乙产品消耗定额5.0千克。则分配该车间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率为()元/千克。
A、10.5
解析:分配率=21000/(200×4.5+220×5.0)=10.5(元/千克)
[单选题]下列有关作业成本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作业成本法认为,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有两种不同的形式:直接追溯和动因追溯
解析:作业成本法认为,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有三种不同的形式:直接追溯、动因追溯和分摊,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分配主要使用直接追溯和动因追溯,尽可能减少不准确的分摊,因此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
[多选题]下列有关作业成本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在极易产生成本扭曲并且准确的成本信息具有较大价值时,适宜采用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提供了了解产品作业过程的途径,使管理人员知道成本是如何发生的
解析:作业成本法倾向于以牺牲管理控制信息为代价,换取经营决策信息的改善,减少了会计数据对管理控制的有用性,选项A错误。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或便于进行作业管理,一些企业采取了作业成本法,D错误。
[多选题]作业成本法认为,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它们是()。
动因分配
追溯
分摊
解析:作业成本法认为,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有三种不同的形式:追溯、动因分配和分摊。
[多选题]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包括()。
开发和维护费用较高
不符合企业财务会计准则
确定成本动因比较困难
不利于管理控制
解析:作业成本法局限性包括:(1)开发和维护费用较高;(2)作业成本法不符合企业财务会计准则;(3)确定成本动因比较困难;(4)不利于管理控制。
[单选题]甲公司生产某种产品,需要两道工序加工完成,公司不分步计算产品成本。该产品的定额工时为100小时,其中第1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20小时,第2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80小时。月末盘点时,第1道工序的在产品数量为100件,第2道工序的在产品数量为200件。如果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件。
130
解析: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00×(20×50%/100)+200×[(20+80×50%)/100]=130(件),选项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