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下面是李老师的教学札记中的一篇。
上学期,在我任教的初三(2)班上,有一位男生特别聪明,但对我所教的物理不感兴趣,成绩较差。他特别喜欢操作计算机,有时装载一些新软件,有时诊断一下计算机运行钟的问题,还时不时编写一些小程序……如果我能对这位学生加以引导,应该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恰好我也正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于是我利用课间特意跑到班级,向他请教计算机方面的问题。一次又一次,时间长了,他被我这样努力学习的精神所感动,我借机开导他:“计算机方面你是老师,我是学生,在问你之前我对计算机方面的这些问题一窍不通,觉得很难,无从入手,但我觉得只要多问多学,就一定能掌握计算机知识。同样的,如果你能把学习计算机的那股劲放在学习物理上,你的成绩也一定会像我的计算机水平一样突飞猛进。经过多次贪心,他终于有所触动,不仅学习上积极主动,而且经常与我探讨物理知识,期末时他的物理竟考了95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教育的文化功能,最根本的就是实现文化的( )。
创新
解析:教育的文化功能最根本就是实现文化的创新。首先,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批判和融合总是着眼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构建新的文化特质和体系,使文化得到不断更新和发展。其次,教育直接生产新的文化。教师的科研活动、研究性教学、师生的创作、科研论文的指导与撰写等都直接创造着新的文化。再次,教育创造文化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单选题]陈、张、王、李、宋五个学生参加中考,他们成绩之间有关系是:王没有张高,宋没有李高,陈高于张,而李不如王高,则成绩最高的是( )。
陈
解析:这是一道顺序对应问题。由题干可列出五名学生的成绩高低关系式:王<张;宋<李;陈>张;李<王。根据不等式的传递性可知:陈>张>王>李>宋,成绩最高的是陈。故选择A项。
[单选题]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柯尔伯格
解析: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经典的就是"汉斯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故选择B。A选项,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该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C选项,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阶段论,0-1.5岁(婴儿期)--培养信任感;1.5-3岁(儿童早期)--培养自主感;3-6、7岁(学前期)--培养主动感;6、7-12岁(学龄期)--培养勤奋感。D选项,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编造对偶故事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关于公正、责任、欺骗、奖励等道德发展问题,得出了三大研究成果,写成《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
[多选题]"履霜坚冰至",说明思维具有( )特征。
间接性
概括性
解析:"履霜坚冰至",意思是一旦踏上薄霜,结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思维的间接性使得人们可以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事物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各种属性,预见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故选择A。B选项,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思维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思维还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C选项,思维的逻辑性反映了思维的条理性,是指考虑和解决问题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严格遵循逻辑规律。思维的逻辑性是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是所有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
[单选题]常老师经常利用周末向农民请教农业知识,看科普书籍,并把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还印成小册子发给同事。这说明常老师具有( )。
课程开发的意识
解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要求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求教师要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培养开发课程、评价课程、主动选择和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教材的能力。常老师把课余知识,开发成教学内容,体现极强的课程开发意识。故选择B。
[单选题]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表现为( )。
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
解析:教育的正向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促进个体的个性化。
[多选题]教育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活动。( )
[单选题]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解析: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蜘蛛织网都是本能活动,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
[单选题]认为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的线性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会使机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而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以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下的工作效率最佳。一般来讲,最佳水平是中等强度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