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男婴,10个月,对蛋白质需要量是3.5g/kg,而成人则为1.0g/kg,其相差如此之大是因为()
正确答案 :C
生长发育旺盛,需要正氮平衡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小儿营养需要特殊性的认识。该题错误率不甚高,约7%。常见错误为选B,其他个别选A、D或E。合理的营养是维持小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使患儿康复的必要条件之一。生长发育是小儿的重要特征,因此,小儿的营养需要具有别于成人的特殊性,除了能量需要相对高于成人外,在营养成分的比例和需要量方面也有特别之处。蛋白质不仅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分,也是维持各种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人体每天需要的能量约有10%~15%来自蛋白质。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使得小儿不仅需要蛋白质来补充消耗,而且还要用于生长,亦即需维持正氮平衡,故对蛋白质的需要量相对较高。此外,因小儿生长的不同时期有相应不同,婴儿处于高速生长期,蛋白质的需要量大(3.5g/kg),较成人1.0g/kg多的部分是用于生长的需要。错选者由于未掌握小儿代谢的特点以及相应的特殊的营养需要,单凭猜测而做出选择。
[单选题]3岁小儿,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Ⅲ-Ⅳ/6全收缩期杂音,心尖区有较短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进,X线示左、右心室大。最可能诊断是()
正确答案 :B
大型室间隔缺损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先天性心脏病杂音、心音特点和影像学改变的综合分析能力。错选率不高约10%。主要错选答案是C,其次是D,少数选E。本题的难度不大。首先从杂音出现的位置即可以判断与其相对应的病变部位在何处。在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Ⅲ~Ⅳ/6全收缩期杂音,C风湿性心脏病即可排除;而根据杂音强度则可排除D房缺,且提示可能是室间隔缺损的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进,提示肺动脉血流增多,压力增高,可能存在左向右分流。X线示左、右心室大,提示左、右心室的负荷都较明显增加。小的室间隔缺损不会导致显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因此可排除答案A。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提示二尖瓣狭窄,这可能是导致部分同学错选答案C的原因。但是,杂音较短,器质性改变的可能性不大。出现这种杂音的原因主要是大型的室间隔缺损造成较大的分流,使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的血流增多,二尖瓣相对狭窄,以致出现较短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错选答案D和E的原因是对两者杂音出现的部位、性质和时相未弄清楚。
[单选题]1岁小儿HbF所占的比例为()
正确答案 :E
小于5%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题,成人的血红蛋白以HbA(α2γ2)为主,胎儿血红蛋白则以HbF(α2γ2)为主。胎儿时期γ基因较活跃,出生后7基因活性逐渐降低,而β基因渐趋活跃,所以出生后血红蛋白有一个由HbF(αγ)占优到HbA(α2γ2)占优的过程。出生时HbF占70%,HbA30%,1岁时HbF
[单选题]婴儿期持续性青紫,提示()
正确答案 :D
法洛四联症
[单选题]有关非典型PKU不恰当的说法是()
正确答案 :E
饮食治疗同时加用四氢生物蝶呤
[单选题]小儿扩容,配制2:1等张含钠液120ml的是()
正确答案 :E
0.9%NaCl80ml,5%NaHCO310ml,10%GS30ml
[单选题]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治疗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D
应用青霉素7~10天
[单选题]患儿3岁,体检时发现体型瘦长,面色苍白,前胸隆起,心前区有抬举冲动感,无震颤,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2~3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X线检查右心房、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凸出,肺野充血明显,心影呈梨形,最可能诊断为()
正确答案 :A
房间隔缺损
解析: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2~3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右心房、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凸出,心影呈梨形为房间隔缺损的表现。
[单选题]营养不良时,皮下脂肪最先消失的部位是()
正确答案 :E
腹部
[单选题]3岁患儿,曾多次患肺炎,平时无发绀。查体: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Ⅲ级粗糙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向颈部传导,有震颤。
正确答案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