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
题目:综合实践活动中,段老师设计了主题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有部分同学对一座古塔的建筑材料、风格产生了兴趣。在指导大家完成调查报告之后,段老师又指导这部分同学确定了新课题--"古塔建筑材料、风格与保护"。对于段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
解析:题干中,段老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确定了新的研究课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教育理念。段老师是因学生需要而在原来的基础上确定了新的研究内容,并没有提到要改变研究方法,所以D项"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的评价不恰当。考点点拨:本题首先要注意选不恰当的一项,结合材料,该情境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生的,所以应从素质教育的知识点入手。素质教育倡导创新和实践,教师应以新课改倡导的教学观为依据进行教学,以新课改倡导的教师观要求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学与思的关系是( )。
学与思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解析:学是指读、看、听等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活动。思是指运用大脑进行思维。学和思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
[单选题]小凡知道杯子可以用来喝水,却想不到杯子也可以用来压纸张。这种现象属于功能固着。( )A.正确B.错误
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在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是一种心理上的阻塞,它可以通过抑制以前同其他一些用途相联系的物体的新功能的知觉,对问题解决产生不利的影响。
[单选题]知道某人是东北人,人们会推断出他酒量好、豪爽、幽默。这是( )效应的作用。
定势
解析:定势使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作出反应,知道这个人是东北人,直接推断酒量好,属于定势。
[单选题]皮亚杰认为( )阶段时,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他律道德
解析:他律道德阶段(5~8岁):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因此,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故选择B。A选项,前道德阶段(0~5岁):又称无律阶段。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儿童在游戏中虽然能意识到游戏规则的存在,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游戏规则是在他游戏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动准则,所以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其中,2~5岁称之为自我中心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C选项,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关于惩罚,儿童不再像前一阶段那样驯服地接受抵罪的惩罚,而认为只有回报的惩罚才是合理的。D选项,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出现利他主义。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多选题]班级规模越大,老师的态度、学生的态度和课堂处理的得分往往就越低。( )
解析:班级规模过大阻碍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有可能导致课堂出现较多的纪律问题,因此教师的态度、学生的态度和课堂处理的得分就越低。
[单选题]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
解析:光电效应是电子在某些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的照射下会被光子激发出来而形成电流,天然放射现象与光电效应没有关系.A项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决定,与外界的温度无关,B项错误。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与核外电子无关,故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C项正确。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放出α、γ两种射线时,动量守恒定律仍然适用,D项错误。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