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DE

农业剩余贡献 工业化推进 比较利益驱动 市场机制导向

题目: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包括()。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后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主要体现为()。
  • 相对分散

  •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是城市进化理论中四个阶段的对应关系。这种考题也是我们考试中比较偏爱的,主要考的是对应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记忆的时候要对比来记,这个考点还有个特点就是从“绝对集中”时期-“相对集中”时期-“相对分散”时期-“绝对分散”时期,而时间也是由先后的从工业化社会初始期-工业化社会成熟期-后工业化社会初期-后工业化社会成熟期,对应的人口特点是向城市集中到向郊区,所谓的“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都是对城市人口特点而言的,也就是“绝对集中”时期呢,城市人口在增加,“相对集中”时期呢,城市人口仍在增加,但已向郊区转移,城市人口增长占主导,“相对分散”时期郊区人口增长超过了城市人口的增长,“绝对分散”时期城市人口的下降和郊区人口的上升。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为城乡的桥梁和纽带。

  • [多选题]商业性开发的过程不包括()。
  • 项目设想阶段

    项目投入使用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

  •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商业性开发的过程。具体包括:(1)项目构想与策划阶段;(2)建设用地的获得;(3)项目投融资阶段;(4)项目实施阶段;(5)销售与经营。在商业性开发与城市规划实施的关系中,需要掌握的是商业性开发及其特征、商业性开发的过程、商业性开发与城市规划实施。

  • [单选题]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 第三次


  • [单选题]城市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它是以()为主的一种地理环境。
  • 人造物和人文景观


  • [单选题]城市与乡村的首要差别主要体现在空间要素的集中程度上,即为城市与乡村()的差异。
  • 集聚规模


  • [多选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展,大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重组,建立适应现代()的多中心开放结构成为主流的趋势。
  • 经济生产方式

    社会生活方式

    交通方式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它规划的关系题库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与实践题库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