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在辨认涂鸦青年王某时,两名警察安排了六名男子供刘某辨认

题目:刘某居住的小区到了半夜时分,总有人在墙外涂鸦,影响小区美观。某日,刘某下晚班,正好看见涂鸦青年,但在上前劝阻时,青年立刻逃走。报警后,警察吴某、侯某找到违法嫌疑人,请刘某前来辨认。请问,在下列选项中,哪项违背了辨认的有关规定?( )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八条规定,"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辨认每一件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同一辨认人对与同一案件有关的辨认对象进行多组辨认的,不得重复使用陪衬照片或者陪衬人"。故本题选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长假期间,媒体曝光了不少游客在风景名胜地的不文明行为,并配发了相关的照片。有人在读到这些照片时说:"如果不想被拍照曝光,那就应该举止文明。"   以下哪项所表达的意思与上面这句话的意思不同?
  • 如果做不到举止文明而被拍照曝光,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 解析:题干的推理关系:不想被拍照曝光→举止文明。A项否定后件推出否定前件,是正确推理;C、D两项均能转化为A项,与A项等值。只有B项不能根据题干推理得出。故本题选B。

  • [单选题] 有7名运动员参加男子5千米的决赛,他们是:S、T、U、W、X、Y和Z。运动员穿的服装不是红色,就是绿色,没有运动员同时到达终点,已知的信息如下: ①相继到达终点的运动员,他们的服装不全是红色的。 ②Y在T和W之前的某一时刻到达了终点。 ③在Y之前到达终点的运动员,恰好有两位穿的是红色服装。 ④S是第六个到达终点的运动员。 ⑤Z在U之前的某一时刻到达终点。
  • 以下哪项中列出的运动员不可能相继到达终点?

  • Y和Z

  • 解析:由题干条件可知,Z在U之前,且都在Y之前。因此D项Y和Z不可能相继到达终点。故本题选D。

  • [单选题]某高中学校举行运动会,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列成方队,每个年级队伍均为240人,分成6个竖列依次行进。高一队伍前后每人间隔1米,高二队伍前后每人间隔1.5米,高三队伍前后每人间隔2.5米。每个年级队伍之间间隔5米,所有年级队伍的行进速度均为60米每分钟,则三个年级队伍通过35米长的主席台需要( )分钟。
  • 4

  • 解析:每个年级列队240÷6=40行,有39个间隔,队伍总长度为39+5+39×1.5+5+39×2.5=39×(1+1.5+2.5)+10=205米,所求为(205+35)÷60=4分钟。

  • [单选题]流感通常由受感染的个人传染给在他附近工作的人,因此抑制流感症状的药实际上增加流感的受感染人数,因为这种抑制流感的药使本应在家中卧床休息的人,在受感染时返回到工作场所。   如果以上论述正确,下列哪项最有力地反驳了这一推断?
  • 这种抑制流感的药,能抑制流感的主要传染方式--咳嗽

  • 解析:题干推断为抑制流感症状的药实际上增加流感的受感染人数,理由是这种抑制流感的药使本应在家中卧床休息的人,在受感染时返回到工作场所。要削弱这个推断就要指出这种药物能控制疾病的传播,而不会增加受感染人数,只有A项是能从这个角度对推断进行削弱的选项,B、C、D三项都与推论无关。故本题选A。

  • [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依靠外向型的制造业拉动经济增长,虽然现在正努力转型,但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走生产大国的道路,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还必须依赖于贸易出口。目前中国的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南方沿海城市,出口路径主要依赖于海上运输和空中运输。海上运输的缺陷在于耗时过长,空中运输的缺陷在于运载量过小。而向西向南两个方向出境的高铁网络,直接陆路联通中亚、南亚、西亚一直到人口密集的欧洲,甚至北非,将极大激活中国内陆的贸易潜力。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
  • 高铁网络对中国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我国依然依靠外向型制造业拉动经济增长,而外向型经济主要依靠海上和空中运输进行贸易,但海上和空中运输各有缺陷,意味着影响出口的发展。然后由"而"一转,指出向西向南两个出境方向的高铁网络将极大地激活中国内陆的贸易潜力。文段重点论述的是高铁网络对经贸发展的作用,只有B项提到"高铁网络"。故本题选B。

  • [单选题]每天的环境监测数字都提醒着我们空气的糟糕,可能往哪里迁移呢?宜居的地方,缺少发展机会;充满着发展机会的城市,却越来越不宜居。即使开上了宝马,住上了别墅,却没有了干净的水可以喝,没有了清洁的空气可以呼吸,幸福感就这样渐渐降低。我们不仅正面临着"一边开宝马一边喝污水"的悲惨式发展,也面临着"一边住别墅一边被污染"的环境危机。当然,不能将问题都归咎于环保部门,但环保部门的确应该有所作为。   从这段话可以推知,作者的感情主要是( )。
  • 担忧

  • 解析:文段主要阐述了我国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所付出的代价--水、空气等环境污染问题日趋凸显,城市变得不再宜居,国民的幸福感被吞噬。末句强调环保部门应有所作为。C项的"无奈"与末句对环保部门的期许不符,排除。"愤懑""焦虑"的语义过重,不符合文段客观理性的陈述语气,排除A、B。故本题选D。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士兵提干考试 军队文职招聘 人民警察考试 公安院校招警 法检系统招聘 辅警招聘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