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猩红热
题目:患儿男,7岁。发热1天,体温39℃,咽痛,今晨发现皮疹。查体: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可见脓性分泌物,草莓舌,皮肤弥漫性充血,可见密集红色细小丘疹,心肺(-),腹软,肝脾未及。外周血WBC19×109/L,中性粒细胞89%,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此题是综合应用题,考查考生对猩红热临床特点的认识和诊断。学龄儿童,发热1天出现皮疹,扁桃体Ⅱ度,可见脓性分泌物,草莓舌符合猩红热的临床特点。外周血WBC高,中性粒细胞高也支持细菌感染。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慢性肺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的最主要因素是()
缺氧
[单选题]患者,男性,60岁。清晨睡醒后左侧肢体无力,刷牙时无法拿杯,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无心脏病史,半天后急诊。查体:左侧肢体肌力3级,腱反射高于右侧,左侧Babinski征阳性。左侧肢体痛温觉减退。脑CT见图示:可能的诊断为()
脑血栓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目的是综合临床资料和CT图像作出脑血管的诊断。从上题的脑缺血性卒中与脑出血性卒中的鉴别要点表中很容易得出标准答案D脑血栓形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体征一般1~2小时恢复,而且以单肢瘫等局限体征为多见。CT图像上一般没有梗死灶。脑栓塞一般在活动状态下,数秒钟即出现明显脑症状,大多数患者有房颤等栓塞灶的来源。这些均与本例不符合,故缺血后卒中以脑血栓形成为正确答案。
[单选题]有关黄疸的概念,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皮肤黏膜发黄即为黄疸
[单选题]女,24岁,贫血1年,Hb80g/L,RBC3.0×1012/L,网织红细胞2.7%,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经用铁剂治疗7天后,血红蛋白未上升,网织红细胞4.3%,最可靠的诊断是()
缺铁性贫血
[单选题]代偿期肝硬化诊断主要依赖()
肝穿
解析:诊断肝硬化最有价值的肝组织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为假小叶形成,其次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提示有门静脉高压的形成。
[单选题]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注射乙肝疫苗
解析:本题考察对乙肝治疗原则的掌握。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的治疗原则:除注射乙肝疫苗外,其他如禁酒、避免劳累、适当休息,可用保肝、降酶、退黄药物,应用免疫调节药物,抗病毒治疗均适用。
[单选题]肝细胞出现羽毛状或网状坏死见于()
胆汁性肝硬化
[单选题]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可判断()
原发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解析:肾小球源性血尿产生的主要原因为肾小球基底膜断裂,红细胞通过该裂缝时受到血管内压力挤出时受损,受损的红细胞其后通过肾小管各段又受到不同渗透压和pH作用,呈现变形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容积变小,甚至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