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春秋

题目: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不属于四书的是( )。

解析:《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第一部华夏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作为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修订而成。故选择D。A项,《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B项,《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宋朝的儒学家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煮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C项,《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南宋时,朱煮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泰勒评价模式认为,课程评价的目的是( )。
  • 确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 解析:"课程评价之父"泰勒针对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提出了目标评价模式。这个模式以目标为中心展开,强调评价的标准是预定的教学目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检验预定目标的完成状况,即确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 [单选题]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把道德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统一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家是( )。
  • 赫尔巴特

  • 解析: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他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主要考点有提出三中心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杜威与赫尔巴特相反: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培养良好社会公民。故选择C。A项,康德是最早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的人。康德于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他认为教育的任务根本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并得到自我完善。B项,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作品《民主主义与教育》。主要考点,提出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强调做中学:强调五步教学法。D项,马卡连柯主要从事对流浪儿和少年违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他的作品有<塔上旗》《教育诗》,马卡连柯提出了尊重与严格要求的德育原则和集体主义教育,后者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方面,"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是集体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

  • [单选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的依据是学习的( )。
  • 准备律

  • 解析:学习的准备律是指有机体准备做出反应时,让其做出反应会使其产生满意的效果,不让其做出反应会产生不满意的结果,当有机体不准备做出反应时,强化其做出反应也会产生不满意的效果。教师的突袭考试,是学生设有准备做出反应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 [单选题]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迁移理论是( )。
  • 相同要素说

  • 解析:共同要素说,也称为相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要素。故选择B。A项,形式训练说,代表人物沃尔夫,它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它把训练和改进"心智"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认为学习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材料对官能训练的价值。C选项,经验内化说,也称概括说,代表人物贾德,它是对已有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对另一个情境的迁移。如水下击靶实验。D选项,关系转换说,代表人物苛勒,这一学说认为习得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或顿悟。

  • [单选题]"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反映课外活动能( )。
  • 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 解析:课外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 [单选题]在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 )
  • 熟悉性和临近性

  • 解析: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中彼此相互欣赏、接纳的亲密倾向,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外貌来源、熟悉性和临近性、相似性和互补性、对等性或互惠性等。"近水楼台先得月"体现的是熟悉性和临近性。

  • [多选题]下面是李老师的教学札记中的一篇。   上学期,在我任教的初三(2)班上,有一位男生特别聪明,但对我所教的物理不感兴趣,成绩较差。他特别喜欢操作计算机,有时装载一些新软件,有时诊断一下计算机运行钟的问题,还时不时编写一些小程序……如果我能对这位学生加以引导,应该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恰好我也正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于是我利用课间特意跑到班级,向他请教计算机方面的问题。一次又一次,时间长了,他被我这样努力学习的精神所感动,我借机开导他:“计算机方面你是老师,我是学生,在问你之前我对计算机方面的这些问题一窍不通,觉得很难,无从入手,但我觉得只要多问多学,就一定能掌握计算机知识。同样的,如果你能把学习计算机的那股劲放在学习物理上,你的成绩也一定会像我的计算机水平一样突飞猛进。经过多次贪心,他终于有所触动,不仅学习上积极主动,而且经常与我探讨物理知识,期末时他的物理竟考了95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