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CE
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为1840.32万元 应记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金额为159.68万元 如果发行债券时发生了交易费用,则应该在权益成分和债务成分之间分摊
题目:甲公司2014年1月1日发行了一项5年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该债券面值总额为2000万元,票面利率为6%,分期付息、到期一次归还本金。该债券的实际发行价款为2100万元,甲公司发行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8%。[已知(P/F,6%,5)=0.7473,(P/A,6%,5)=4.2124,(P/F,8%,5)=0.6806,(P/A,8%,5)=3.9927]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解析: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2000×0.6806+2000×6%×3.9927=1840.32(万元);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2100-1840.32=259.68(万元);应计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金额=2000-1840.32=159.68(万元)。参考分录:借:银行存款2100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59.68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2000其他权益工具259.68如果存在交易费用,那么应在权益成份和负债成份之间分摊,不应直接计入损益。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企业按"1/10,n/30"的条件购进一批商品,货款为100万元。若企业放弃现金折扣,在10天以后付款,则其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为()。
18.18%
解析: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1%/(1-1%)]×[360/(30-10)]×100%=18.18%
[单选题]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2013年11月18日,甲公司与华山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约定于2014年2月1日向华山公司销售某类机器1000台,每台售价3万元(不含增值税)。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该类机器1300台,每台成本2.8万元。2013年资产负债表日该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2.6万元(不含增值税)。预计销售税费为每台0.1万元。则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批机器在资产负债表"存货"中应列示的金额为()万元。
3550
解析:有合同部分:存货的成本=1000×2.8=2800(万元),可变现净值=(3-0.1)×1000=2900(万元),未发生减值。无合同部分:存货的成本=300×2.8=840(万元),可变现净值=(2.6-0.1)×300=750(万元),发生减值90万元。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批机器在资产负债表"存货"中列示的金额=2800+750=3550(万元)。
[单选题]承租人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时,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的,对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应采用()。
重新计算的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相等的折现率
解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的,应当重新计算分摊率。该分摊率是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相等的折现率
[单选题]A公司20×3年因业务拓展,决定关闭一部分老旧业务,辞退一部分员工,拆除部分厂房。为实施该重组计划,A公司预计将发生如下支出:预计生产用固定资产将发生减值损失250万元;预计将辞退100名生产工人,A公司将一次性给予被辞退员工不同标准的补偿,补偿支出共计200万元;用于生产的设备等资产将转移至A公司其他的厂房中使用,预计将发生运费等支出100万元;预计为新业务宣传将发生广告费用1500万元。上述业务重组计划已于20×3年3月2日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并于5月3日对外公告。则上述重组业务对A公司当期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万元。
-450
解析:本题中重组义务应该确认的损失=250+200=450(万元),所以此业务对甲公司当期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450(万元)。
[单选题]某企业当期净利润为600万元,投资收益为100万元,与筹资活动有关的财务费用为50万元,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75万元,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25万元,固定资产折旧为4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额为10万元。假设没有其他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该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万元。
500
解析: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0-100+50-75-25+40+10=500(万元)
[多选题]下列关于控制三要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投资方的可变回报通常体现为从被投资方获取股利
如果只有一个投资方控制被投资方,不能说明只有该投资方才能获取可变回报,少数股东也可以分享被投资方的利润
在判断控制时,代理人的决策权应被视为由主要责任人直接持有,权力属于主要责任人而非代理人
当存在单独一方持有实质性罢免权并能无理由罢免决策者时,决策者属于代理人
解析: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以投资方的投资目的为出发点,综合分析投资方是否获得除股利以外的其他可变回报,投资方不能进行利润分配并不必然代表投资方不能获取可变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