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他的作品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的社会生活
题目:巴尔扎克一生创作了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是“吃黑面包的收账员的诚实”,主要以此说明()。
解析:巴尔扎克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从材料“吃黑面包的收账员的诚实”说明其作品力图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故选A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亚里士多德:“多数人被少数人奴役,平民起来反抗贵族……直到后来他们才共同选择梭伦为调停人和执政官,把政府委托给他。”材料表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解析:材料表明雅典城邦的平民与贵族之间有矛盾,有斗争,为避免两败俱伤,所以他们共同选择梭伦做调停人,目的是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以下关于雅典民主特点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公民大会体制反映了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②“陶片放逐法”确立了民主监督体制③五百人议事会的行政特点是轮流执政④民众法庭的执法程序体现了公正的原则
①②③④
解析: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的大会,体现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陶片放逐法”是对有野心的政治家的约束,属于民主监督体制;五百人议事会从全体公民中选出,轮流执政;民众法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可以体现公正的原则,故选A项。
[单选题]下图所示两部法律文献的关系是()。
后者中的原则和做法源于前者
解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形成完善的体系,而《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吸收和借鉴了罗马法。所以答案选B项。
[单选题]法国国旗从左自右的蓝、白、红三种颜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平等、博爱”三位一体的政治口号的提出源于()。
《人权宣言》
解析: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主张废除封建的君主专制,在人民权利方面实现“自由、平等、博爱”。故B选项符合题意。
[单选题]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大师莱希特的名剧《巴黎公社的日子》以巴黎公社为历史背景。该剧主题并非正面讴歌巴黎公社精神,而是冷静地回望,是对历史的反思:假如公社的领导者做出若干的决断,假如国际形势有着微妙的不同,假如起义的爆发提前或后延若干时间,都有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结果。但决定这些“假如”都不可能出现的根源是()。
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解析: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革命发生之时,法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足够高的水平,资本主义经济和各项制度仍有上升的空间。A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B项、C项分别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客观、主观方面的原因。故选D项。
[单选题]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中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为此,他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的任务是()。
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革命中的任务》中认为,由于条件还不成熟,不能以武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的主张。因此A项错误,正确选项应选B项。
[单选题]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这里的“新秩序”是指()。
凡尔赛体系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和会”“巴黎”等关键字眼。一战结束后,各国代表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凡尔赛条约》,建立起一战后欧洲新的政治秩序。但是该条约存在很多矛盾,使得新秩序显得更加复杂多变,与会代表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故本题选择A项。
[单选题]某出版社若要为卓别林主演的电影剧本《摩登时代》(反映机器时代工人生活、生产情况的影片)设计插图封面,插图的风格要与剧本的风格一致。以下最能让出版社心仪的画家是()。
毕加索
解析:《摩登时代》是默片时代的电影,故事情节简洁明快,动作夸张生动。毕加索是现代美术的代表,它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故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中央主管经济的部门有5个,到1939年增加到34个,1941年增加到37个。部门的不断增多反映出苏联()。
经济管理体制高度集权
解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苏联中央主管经济的部门数量不断增多,正是反映了苏联对国民经济控制的不断强化,故选A项。B项、C项、D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