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鲜明的示范性

题目:"师者,人之楷模也",这句话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是人们的榜样和表率。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故选择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陈某是一位初中一年级学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享有继承权和受遗赠权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故选择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故B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故C错误。D选项中,陈某初一年级,不足14周岁,属于未成年人,因此依法不用承担刑事责任。故D错误。

  • [单选题]已知法学10级3班有36人,假定下列四种说法有两个为真,其余为假( )。(1)并非法学10级3班所有同学都去过庐山。(2)法学10级3班王芳和李娜都去过庐山。(3)只有法学10级3班有人去过庐山,才能说该班张斐既去过庐山,也去过三清山。(4)并非法学10级3班没有同学去过庐山。依据上述假定及其给定条件,下列判断为真的选项是:
  • 王芳、李娜、张斐都没有去过庐山

  • 解析:说法(1)等值于"有些法学10级3班的同学没去过庐山",说法(4)等值于"有些法学10级3班的同学去过庐山",这两种说法是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由四种说法有两个为真,则说法(2)和(3)只有一真,说法(3)只有在"法学10级3班没有人去过庐山,该班张斐既去过庐山也去过三清山"的情况下为假,此说法本身是矛盾的,因此(3)必然为真,(2)为假。则说法(1)为真,说法(4)为假,即"法学10级3班没有同学去过庐山",故选择D项。

  • [单选题]人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呈线性关系。( )A.正确B.错误
  • 解析:人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呈反比关系。

  • [单选题]在实际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要求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需要对刺激进行( )。
  • 分化

  • 解析: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在实际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也经常需要对刺激进行分化,如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要求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

  • [单选题]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 资源管理策略

  • 解析:题干所述是资源管理策略中的时间管理策略。

  •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