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收益分配权
题目:采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为了更好生产经营,提高决策效率,一般应该集权的是( )。
解析:采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企业总部应做到制度统一、资金集中、信息集成和人员委派。具体应集中制度制定权,筹资、融资权,投资权,用资、担保权,固定资产购置权,财务机构设置权,收益分配权。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因为安全边际额是实际或预计销售额超过保本销售额的差额,并表明销售额下降多少企业仍不至于亏损,所以安全边际部分的销售额也就是企业的利润。( )
解析:安全边际部分的销售额减去其自身变动成本后才是企业的利润,安全边际额是针对销售额而言的,并不与利润直接挂钩。所以本题的说法错误。
[单选题]下列行为中,涉及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是( )。
将外购的货物用于本单位基建工程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不得抵扣进项税的情形。根据规定,将外购的货物分配给股东和投资者、无偿赠送给其他个人、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都是视同销售,其相应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选项A属于外购货物用于在建工程,不是视同销售,而是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多选题]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在中国所称的国有资产,是指所有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财产或财产权益。( )
[多选题]甲公司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
(1)A产品库存100台,单位成本为15万元,A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8万元,预计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平均每台1万元,未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
(2)B产品库存500台,单位成本为4.5万元,B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4万元。甲公司已经与长期客户某企业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2016年2月10日向该企业销售B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5万元。向长期客户销售的B产品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0.3万元;向其他客户销售的B产品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0.4万元。B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为50万元。
(3)C产品存货跌价准备的期初余额为270万元,2015年销售C产品结转存货跌价准备195万元。年末C产品库存1000台,单位成本为3.7万元,C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4.5万元,预计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0.5万元。未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
(4)D原材料400公斤,单位成本为2.25万元,合计900万元,D原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公斤1.2万元。现有D原材料可用于生产400台D产品,预计加工成D产品还需每台投入成本0.38万元。D产品已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次年按每台3万元价格销售400台。预计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0.3万元。
(5)E配件100公斤,每公斤配件的账面成本为24万元,市场价格为20万元。该批配件可用于加工80件E产品,估计每件尚需投入加工成本34万元。E产品2015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57.4万元,估计销售过程中每件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2.4万元。E配件期初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0。
要求:
判断各产品或材料期末是否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需要计提的说明理由;如果需要计提,计算应计提的减值损失金额,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并分别说明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列示的金额。(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单选题]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为开发新技术当期发生研发支出1800万元,其中资本化部分为1000万元。2015年7月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税法规定的摊销年限和方法与会计相同,2015年年底A公司有关该无形资产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表述不正确的是( )。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18.75万元
解析:账面价值=1000-1000/10×6/12=950(万元);计税基础=1000×150%-1000×150%/10×6/12=1425(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75(万元);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9月1日,甲公司决定自行建造一栋办公楼,外购工程物资一批并全部领用,其价款为58500元(不含增值税),款项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办公楼建造时,领用本公司外购的原材料一批,价值为23400元(不含增值税);领用本公司所生产的库存产品一批,成本为56500元,应付建造工人的工资为10000元;办公楼于2019年2月完工。该办公楼预计使用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则2019年该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 )元。
12366.67
解析:该办公楼的入账价值=58500+23400+56500+100OO=1484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折旧,148400/10×10/12=12366.67(元)。
[多选题]个体户郑某向林某借款10万元,以自有的生产机器一台抵押于林某,且办理了抵押登记,其后,郑某因违规操作致使该机器破坏,送至甲修理厂修理,后因郑某无力向林某偿还借款和向甲修理厂支付修理费而发生纠纷,由于抵押权办理了登记且先于甲修理厂的留置权成立。所以,林某认为,抵押权应优先于留置权受偿,林某的观点是正确的。( )
解析:根据规定,同一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或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留置权人优先受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