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提出问题包括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题目: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都有其基本要求。提出问题的基本要求包括:①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②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③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做出假设的基本要求包括:①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②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制订计划的基本要求包括拟订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科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实施计划的基本要求包括:①进行观察、实验;②实施计划收集证据、数据;③尝试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的基本要求包括描述现象,分析和判断证据、数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要求包括写出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综上所述,A项正确,B、C两项错误。学生在每一次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一定要亲历上述的所有环节,如提出问题可以由教师完成,D项错误。故本题选A。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材料:多年来,徐老师一直坚持还课堂于学生,他安排的“课前五分钟”深受好评。其做法是在每堂课的开始安排一名学生上台演讲,主要程序是:学生讲授——大家评论——师生共同给出成绩,此项活动让学生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除了这项活动,徐老师鼓励学生开展的自编课本剧活动、班级读书交流活动、创办文学刊物都收到了很好效果。徐老师的教学方式别具一格,他尝试过用分析讨论法讲议论文、用欣赏分析法讲小说、用朗读品味法讲诗歌、用形象体会法讲散文等。他重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变换教学思路,寻找最佳切入口。大家评价说:“徐老师玩转了课堂!”徐老师说,当老师要舍得“折腾”自己。为此,他每天梳理自己的课堂,写教学日志,多年下来,他积累的教学日志多达二十多万字,还被学校当作校本培训的资料。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徐老师的教学行为。(14分)
[单选题]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
非理性惧怕
解析: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故选择C。
[单选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客体是( )。
教育内容
解析: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客体与主体的概念是相对的。例如,教育者的作用对象是受教育者,这时受教育者就是客体;而受教育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其作用对象是学习内容,这时受教育者就变成了主体,学习内容就成了客体。故选择D。A项,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B项,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包括教师直接指向教育内容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及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法。C项,教育手段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师的语言等等。
[单选题]下列飞船中,与"天宫一号"完成首次载人对接任务的是( )。
神舟九号
解析: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完成首次载人对接任务,也是中国首位女宇航员进入太空一一刘洋。故选择C。A选项,神舟八号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非载人对接任务)。B选项,神舟七号首次进行出舱作业的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D.选项,神舟六号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飞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补充知识:神州五号是中国第一个载人航天飞行器(杨利伟);神舟十号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王亚平)一一世界最早进行太空授课任务的是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