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三)案例摘要:乙酰水杨酸268g,对乙酰氨基酚136g,咖啡因33.4g,淀粉266g,淀粉浆(15%~17%)85g,滑石粉25g(5%),轻质液体石蜡2.5g,酒石酸2.7g,制成1000片。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软膏剂的类脂类基质有()
B.羊毛脂
D.蜂蜡
解析:软膏剂油脂性基质包括烃类、油脂类、类脂类和硅酮。其中烃类包括凡士林、固体石蜡、液状石蜡,类脂类包括羊毛脂、蜂蜡与鲸蜡。
[单选题]DDS是指()
药物传输系统
解析:药物传输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s,DDS)系指人们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治疗药物的不同给药形式,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药剂学中称为剂型,如注射剂、片剂、胶囊剂、贴片、气雾剂等。随着科学的进步,剂型的发展已远远超越其原有的内涵,需要用药物传输系统或给药器(device)这类术语加以表述,即原由药物与辅料制成的各种剂型已满足不了临床治疗的需要,有的将药物制成输注系统供用,有的则采用钛合金制成给药器植入体内应用,使临床用药更理想化。为克服普通制剂的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短的缺陷,出现了长效注射剂,口服长效给药系统或缓/控释制剂、经皮给药系统等一系列新的制剂。
[单选题]淀粉在片剂辅料中可用作()
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
解析:淀粉在片剂辅料中可用作: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
[单选题]CPVP属于哪一类辅料()
崩解剂
解析:CPVP(交联聚乙烯比咯烷酮),不溶解于水,但有引湿性,吸水量能超过其自重的50%,仍能保持完整而不溶解。用作崩解剂、赋形剂、骨架材料,在作片剂的崩解剂时,遇水使其网状结构膨胀产生崩解作用。又因其吸水后不形成胶状溶液,不影响水分继续进入片芯,故崩解效果较淀粉或海藻酸类等为好。
[单选题]表面活性剂的物理特性是()
吸附性
解析: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是:临界胶束浓度(CMC)、亲水亲油平衡值(HLB)、Krafft点和昙点。而其结构特征“双亲”结构,即物理特性为正吸附: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层聚集的现象。
[多选题]关于片剂包衣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增加药物稳定性
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掩盖药物不良气味
解析:片剂包衣的目的如下: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控制药物释放的部位;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改善片剂的外观。
[多选题]有关表面活性剂的正确表述是()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和亲油基之间的大小和力量平衡程度的量定义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简写为HLB
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有较高的HLB值,亲油性表面活性剂有较低的HLB值
最适于作疏水性药物润湿剂HLB值是在7~1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故常用作杀菌和防腐剂
解析:HLB值是一个相对值,规定将疏水性最大的完全由饱和烷烃基组成的石蜡(完全无亲水性)的HLB值为O;将亲水性最大的完全由亲水性的聚乙二醇(完全是亲水基)的HLB值为20,以此标准制定出其他表面活性剂的HLB值。HLB值越小,亲油性越强;反之,亲水性越强。润湿剂的作用主要是降低药物微粒与液体分散介质之间的界面张力,增加疏水性药物的亲水性,使其易被润湿与分散。许多疏水性药物,如阿司匹林、甾醇类等不易被水润湿,制备混悬剂时往往漂浮于液面上,不能分散在整个系统中。这时可加入润湿剂,润湿剂被吸附于药物微粒表面上,排除了被吸附的空气,并在微粒周围形成水膜,增加其亲水性,使疏水性药物较好地分散。常用的润湿剂多为表面活性剂,其HLB值在7~11,且有一定的溶解度。口服混悬剂常用聚山梨酯类、磷脂类、泊洛沙姆等作为润湿剂。此外,甘油、糖浆等,也有一定的润湿作用。作为O/W型(水包油型)乳状液的乳化剂其HLB值常在8~18,作为W/O型(油包水型)乳状液的乳化剂其HLB值常在3~6。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起作用的部分是阳离子,其分子结构主要部分是一个五价氮原子,所以也称为季铵化合物。其特点是水溶性大,在酸性与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作用和杀菌作用。
[多选题](一)案例摘要:注射用葡萄糖50g,盐酸适量,注射用水加至10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