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一个学生写了一首诗,被教师说成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张某次考试得了97分,却被教师和家长说成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老师的做法忽视了( )。
正确答案 :B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老师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尊严,面对学生的进步不仅不表扬,反而打击学生的信心,这是由于老师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没有认识到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故选择B项。
[单选题]某市教育局每每都将大量的经费和资源分配给当市升学率高的学校,这种做法( )。
正确答案 :B
没有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故选择B。
[单选题]关于课程标准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课程标准有一定弹性,老师不必严格执行
解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教师需严格执行。
[单选题]周老师在讲授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知识点时,先让学生观察书本、课桌、墙面,朗读正方形、长方形的概念,然后再列举出一些错误的例子,指导学生自主发现在判断正方形、长方形时易犯的错误,并表扬能说清楚错误原因的学生。周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
正确答案 :C
发现方法
解析:发现教学法亦称假设法和探究法,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是给学生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发现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或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二阶段:促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第三阶段: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第四阶段:根据实验获得的一定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题干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书本、课桌等,为学生创设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何区别的问题情境,再向学生提供概念资料和错误例子,引导学生提出并验证解答的假设,然后由学生在上述基础上,自主发现总结易犯的错误。故题干中周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基本符合发现方法的教学步骤。
[单选题]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是( )。
正确答案 :B
提出假设
解析: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第三阶段为提出假设。
[单选题]( )学习观和教学观深刻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合称为20世纪三大教育运动。
正确答案 :B
人本主义
解析:人本主义学习观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就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
[单选题]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
正确答案 :A
设置目标
解析:B进项属于认知策略中的组织策略,C选项属于资源管理策略,D选项属于认知策略中的复述策略。
[单选题]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称为( )。
正确答案 :C
课外活动
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也称课外、校外教育。
[多选题]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 )
正确答案 :
解析: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因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的心理因素。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